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1)

选地与整地
一、地块选择
(一)茬口选择
大豆对前作要求不严格,凡有耕翻基础的各类作物,如
小麦、
玉米、
高粱及
亚麻、
甜菜等经济作物都是
大豆的前作,大豆最忌重茬和迎茬。据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调查,重茬大豆减产11.1%-34.6%,迎茬大豆减产5%-20%。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以大豆为寄主的病害如孢囊线虫病、细菌性斑点病、黑斑病、立枯病等容易蔓延,危害大豆的害虫如食心虫、蛴螬等愈益繁殖。因此,大豆种植制度上应注意合理轮作,改善地力,防治病虫。目前中国北方作物较好的轮作方式有:①东北地区:大豆-春
小麦-春小麦-
玉米-大豆-春小麦;玉米-玉米-大豆;②华北地区:春小麦-谷
子-大豆;玉米-
高粱-大豆;③西北地区:冬小麦-夏大豆-玉米;冬小麦-夏大豆-高
粱。
(二)其他土壤条件选择
大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很严格,但对于无公害栽培地块要求做到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土质肥沃、土壤质地为壤土,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g/kg以上,碱解氮含量40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15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80mg/kg以上,土壤pH7.0左右,土壤盐分含量低于2g/kg,土壤中矿质营养种类全,数量多。
二、耕整地
(一)平播大豆的土壤耕作
无深耕基础的地块,要进行伏翻或秋翻,翻地深度18~22厘米。翻地后应随即耙地,要求在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厘米的土块,不应多于5个。有深翻基础的麦茬,要进行伏耙茬;玉米茬要进行秋耙茬,拾净玉米茬子,耙深12—15cm,要耙平耙细。春整地时,因春风大易失墒,应尽量做到耙、耢、播种、镇压连续作业。
(二)垄播大豆的土壤耕作
麦茬伏翻后起垄,或搅麦茬起垄,垄向要直。搅麦茬起垄前灭茬,破土深度12-15厘米。然后扶垄,培土。玉米茬整地时,实行顶浆扣垄并深压。有深翻基础的原垄玉米茬,早春拾净茬子,耢平时达到播种状态。
(三)三垄栽培法
指的是垄底深松,垄体分层施肥,垄上双行精量点播。这种方法采用垄体、垄沟分期间隔深松,即垄底松土深度为耕层下8—12厘米,苗间垄沟深松10—15厘米,垄底、垄沟深松宽度为10—15厘米,在垄体深松的同时,进行分层深施肥。当耕层为22厘米以上时,底肥施在15—20厘米;耕层为20厘米时,底肥施在13—16厘米。种肥的深度在7厘米左右 播种时,开沟、施种肥、点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种肥和种子之间保持7厘米左右的间距。
三垄栽培法具有防寒、增温、储水、防涝、抗旱保墒、提高肥效、节省用种等优点,增产的效果显著。大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映敏感。种植大豆前,土壤耕整地时应施用有机肥科,每667平方米施用优质有机肥数量2500~3500kg,同时配合一定数量的化肥,如硫酸铵15~20kg,过磷酸钙60—80kg,硫酸钾10—15kg,可基本保证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各种营养元素能满足供应。
(编号:2003-6-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