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林业技术

广场绿化需要“高贵树种”

  《生活日报》4月17日《视点·说理》版所发评论《民众更需要‘贫贱’的白杨》,其文中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第一,广场树不同于行道树。耸立在马路两侧的树木,可以是法桐或白杨,但偌大一个广场,如果全是清一色的白杨树,其“整体绿化配置”是不是“较为单一”是不言自明的。试想一下,未来的英雄山新广场上,移植的银杏、合欢、五角枫、白玉兰、雪松等贵重树木,繁花碧树,蜂飞蝶舞,那将是一种何等美丽的情景?它与单调的白杨树,其观赏效果孰优孰劣,也是不言自明的。

  第二,这两年,每到春季,济南的大街上,白毛絮漫天飘飞,弄得市民很反感,也破坏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无疑,白杨树是产生毛絮的“罪魁祸首”之一,砍伐掉这些作为“污染源”之一的白杨树,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对济南空气污染的程度。

  第三,英雄山广场那些又高又直的白杨树,稀稀拉拉的树叶,遮阳效果确实不理想。相信移植银杏等高贵树种后,广场上空一定会绿阴成片,凉风习习,市民在空气清新的树阴下,也一定能得到惬意的休憩。

  白杨树虽然有着50年以上的树龄,但它是不能同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的某些有价值的建筑相提并论的。

  白杨树产生毛絮和不理想的遮阳效果,单是这两项弊端,就应当斫伐。广大市民既需要树阴,也同样需要美丽的景观。

链接 《民众更需要“贫贱”的白杨

  省城英雄山广场要改造了,这里由于周围文化氛围的浓厚以及绿化的普及,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特别是一排排的白杨树成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风景。

  但是,在这次改造中,有着50年以上树龄、作为广场标志之一的这些白杨树,却被砍伐了。有关部门认为,该地段现有的毛白杨大都到了“老龄”期,没有保留价值,而且树形遮阳效果差,易产生毛絮,干扰居民生活,使广场的整体绿化配置也较为单一。

  翻阅一下我们的城市改造,往往一些不合“时宜”的建筑被拆掉,但一旦认识到它的价值的时候,它们早已从我们的身边消失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世上的万物都是有生灵的,何况陪我们度过了50多年风雨的白杨树!这些50多年的老树,在给我们奉献了绿阴、陪伴我们娱乐休闲后,难道我们仅仅因为它所产生的毛絮和不理想的遮阳效果就可以轻易断送它们的生命吗?

  根据计划,为了保证英雄山广场改造的效果,将要移植“银杏、合欢、五角枫、白玉兰、雪松”等所谓高贵树种。纵观济南,凡是绿树葱郁成为“景观”的道路,大都是“贫贱”的法桐或白杨。当年泉城广场移植的“成年”银杏和水杉,每棵造价一两千元,多数却未能成活。广大市民更需要的是夏天的树阴,而不是“高贵”的景观。

  茅盾在《白杨礼赞》里写道:“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御敌的象征。而英雄山下生生不息的白杨树,是这条道路的标志,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

  英雄山下白杨树属于我们的父辈,也属于我们,更属于我们的子孙。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它才是高贵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