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蔬菜水果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栽培黄瓜上普遍发生损失严重的病害之一,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其症状表现并不都很典型,菜农往往将其误认为细菌性角斑病、黑斑病、炭疽病、农药药害等,贻误防治适期,浪费农药和人力。

  黄瓜霜霉病病菌通常是从植株下部叶片的背面侵入,其典型的症状表现是先在叶背形成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水渍状的病斑,进一步发展成多角形枯斑,空气湿度大时,在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当叶背开始出现水渍状病斑时,叶正面并无明显的变化,只是到后期才会在叶背枯斑对应部位的叶正面出现边缘不整齐的退绿黄斑,进而发展成多角形病斑,严重时全叶干枯。其非典型症状的表现主要有多角形亮斑、多角形小枯斑、疱疹形病斑、凹陷形病斑、缘枯形病斑等。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应采用以生态防治为主,杀菌剂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所谓生态防治就是通过控制温室内的温度,使之利于黄瓜生长发育,抑制霜霉病菌的侵染危害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早晨开棚放风排湿半小时;上午关棚,温度控制在25℃—30℃,最高不超过33℃,湿度降到75%以下;午后放风,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降到70%左右;夜间采用温湿度交替限制来控制病害:前半夜相对湿度小于80%,温度控制在15℃—20℃,利用低温限制病害;下半夜湿度大于90%,温度控制在10℃—13℃,尽量缩短叶缘吐水及叶面结露持续时间。

  药剂防治:在未发病前就喷打80%代森锰锌600倍液,7—10天1次,以保护黄瓜免受霜霉病侵染。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即选用70%乙膦·锰锌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或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安克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亩喷药液60—70升,隔7—10天1次,就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本站发布其文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