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日期:2009-07-21
辣椒在日光温室中栽培若遇高温高湿易导致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使辣椒大量落叶、落果、落花,对产量影响很大,在生产上的危害程度不亚于辣椒炭疽病。现将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
1、发病症状
该病在田间点片发生,主要为害叶片。成株叶片发病,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膜质,大小不等。干燥时,病斑多呈红褐色。该病一旦侵染,扩展速度很快,一株上个别叶片或多数叶片发病,植株仍可生长,严重时叶片大部分脱落。细菌性叶斑病病健交界处明显,但不隆起,区别于辣椒疮痂病。
2、病原和传播途径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属细菌侵染引起的。病菌主要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在田间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从辣椒叶片伤口处侵入。病菌生长发育适温为25--28℃。高温高湿时蔓延快,排水不良、瘠薄缺肥地病害严重。
3、日光温室内的发病条件
日光温室内没有进行熏蒸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室内的病株残体清理不干净;种子带菌,在播种前未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温室内灌水后没有及时通风排湿,导致室内高温高湿;前茬蔬菜收获后,土壤不进行深翻暴晒直接进行下一茬的栽培也容易引发病害。
4、防治方法
4.1 实行合理轮作。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a(年)。前茬蔬菜收获后及时彻底地清除病菌残留体,结合深耕晒垡,促使病菌残留体腐解,加速病菌死亡。
4.2 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选用无病优良品种;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拌种可有效防止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
4.3 加强日光温室内的管理。定植前要平整土地,深翻土壤,并采用高垄栽培,辣椒生长过程中及时中耕松土和施肥;防止积水,避免大水漫灌;土壤灌水后室内温度升高时应及时通风排湿;温室内的蓄水池要用薄膜覆盖,防止室内温度升高时水分蒸发增加空气湿度;发现病叶及时清除到室外深埋或烧毁。
4.4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8d(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1、发病症状
该病在田间点片发生,主要为害叶片。成株叶片发病,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膜质,大小不等。干燥时,病斑多呈红褐色。该病一旦侵染,扩展速度很快,一株上个别叶片或多数叶片发病,植株仍可生长,严重时叶片大部分脱落。细菌性叶斑病病健交界处明显,但不隆起,区别于辣椒疮痂病。
2、病原和传播途径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属细菌侵染引起的。病菌主要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在田间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从辣椒叶片伤口处侵入。病菌生长发育适温为25--28℃。高温高湿时蔓延快,排水不良、瘠薄缺肥地病害严重。
3、日光温室内的发病条件
日光温室内没有进行熏蒸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室内的病株残体清理不干净;种子带菌,在播种前未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温室内灌水后没有及时通风排湿,导致室内高温高湿;前茬蔬菜收获后,土壤不进行深翻暴晒直接进行下一茬的栽培也容易引发病害。
4、防治方法
4.1 实行合理轮作。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a(年)。前茬蔬菜收获后及时彻底地清除病菌残留体,结合深耕晒垡,促使病菌残留体腐解,加速病菌死亡。
4.2 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选用无病优良品种;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拌种可有效防止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
4.3 加强日光温室内的管理。定植前要平整土地,深翻土壤,并采用高垄栽培,辣椒生长过程中及时中耕松土和施肥;防止积水,避免大水漫灌;土壤灌水后室内温度升高时应及时通风排湿;温室内的蓄水池要用薄膜覆盖,防止室内温度升高时水分蒸发增加空气湿度;发现病叶及时清除到室外深埋或烧毁。
4.4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8d(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 銆婁簯鍗楁琚€旂敓鎬佷笌鐢熺墿鍦扮悊瑙h銆嬪嚭鐗堬紝灞曠幇妞嶈鐜嬪浗榄呭姏 [03-15]
- 娆ф床涓滃崡閮ㄥ彂鐜板攪褰㈢鏂板睘鈥斺€斿博閲庤姖楹诲睘 [03-15]
- 鐩炬煴鏈ㄥ寲鐭虫彮绀烘粐鍗楀湴鍖烘浘鎷ユ湁鏇村箍琚ょ殑鐑甫妞嶈 [03-15]
- 妞嶇墿鍖栫煶鎻ず涓滀簹甯哥豢闃斿彾鏋楄捣婧愮殑鏃剁┖寮傝川鎬� [03-15]
- 鏋佸皬绉嶇兢閲庣敓妞嶇墿椹叧鎶ユ槬鍦ㄦ槅鏄庢鐗╁洯棣栨寮€鑺� [03-15]
- 闈掕棌楂樺師鍦拌。鍐嶆坊鏂板睘 [03-15]
- 闈掕棌楂樺師鍙戠幇涓ょ鍒洪摱鑰虫柊鐗╃ [03-15]
- 璋㈡棗鍥㈤槦鍙戝竷楂樼脖鈥滆秴绾у伐鍏峰寘鈥濓紝鍔╁姏鍩虹鐮旂┒鍜岄仐浼犺偛绉�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