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家庭养花 > 栽培技巧

稀特蔬菜马齿苋栽培技术


  马齿苋( Portulaca oleracea L.) , 又名马齿菜、五行草、马蛇子菜、瓜子菜, 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1 年生草本植物。马齿苋是一种常用中草药, 也是普通百姓喜欢食用的野生蔬菜, 它是被医药界和食品界公认的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近年研究表明, 无论从药理作用还是从食用保健看, 马齿苋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良药和天然绿色佳蔬。因此, 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绿色保健蔬菜。
  
  1 特征和特性
  
  马齿苋通常匍匐平卧地面, 通体无毛, 茎呈鲜艳红紫。茎的基部分枝向外延伸, 长达30cm。叶楔状矩圆形或倒卵形, 长10~25mm, 宽5~15mm。叶互生, 也有对生, 鲜亮、肥厚、肉质, 无叶梗,苞片4~5,花黄色,蒴果, 盖裂, 果内种子多数, 种子黑褐色。7~9 月开花结果到果实成熟。种子千粒重约0.48g, 发芽力能保持3~4a之久, 如将种子贮存于干燥低温处可保存40a。它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地带, 多生长于菜园、路旁、田地、荒地等, 资源十分丰富。
  马齿苋性喜高温高湿, 耐旱耐涝, 有向阳性, 适应性强。发芽温度为20 ℃以上, 最适温度25 ~30 ℃, 随着温度升高, 生长发育加快。肥料以氮素肥料为主。生长期间, 要保持土壤湿润。马齿苋属C4(碳4)植物, 生长强健,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但为了生产品质幼嫩的茎叶, 宜选用保水力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 同时要注意选择阳光能照射到的田块, 这样有利于促进茎叶繁茂生长。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的选择与繁殖
  野生马齿苋常见的有宽叶苋、窄叶苋和观赏苋三种, 其中宽叶苋茎粗、叶片大而肥厚、较耐旱, 是人工栽培的首选品种。繁殖可用播种和扦插的方法。播种育苗上市早, 经济效益好, 适宜大面积生产。扦插育苗可就地取材, 但上市迟, 经济效益差, 仅适用于局部栽植或补植, 不能用于商品生产。
  2.2 整地与施肥
  种植地宜选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或黏壤土。深翻25cm 以上, 拾净草根, 整细耙平作畦。畦宽1.30m, 高15cm, 沟宽20cm。结合整地, 每亩施腐熟堆厩肥2 500kg 和过磷酸钙50kg 作底肥。
  2.3 播种
  3 月下旬至7 月下旬播种, 播种量每亩100~200g。条播撒播均可, 但条播易于管理。播前要浇足底水, 用4~5 倍的细土和细沙将种子拌匀混合播种, 播后盖厚约1cm 的细土。春季可搭盖33cm 高的塑料小拱棚, 以提高气温、土温, 促早萌发。夏季高温期播种, 可薄盖松碎肥土, 畦面盖草或铺遮阳网, 维持土壤湿度。
  2.4 播后管理
  春播的当外界气温达到15~20 ℃时, 拆除塑料小拱棚, 以免高温、高湿诱发病害。夏播的若土面发白, 应立即浇水, 一旦出苗, 揭除盖草或遮阳网。当出现第1 片真叶时, 施用10%人粪尿或200 倍的碳酸氢铵液催苗; 在苗高5cm、10cm、15cm 时, 各间苗1 次, 最后以株行距10~15cm 定苗。5~6 月旺盛生长时, 应加强肥水管理, 使马齿苋在干旱来临前枝叶繁茂。收获前5~7d, 用30mg/kg 赤霉素液喷叶, 可使植株嫩绿并增产30%以上。夏季若现蕾, 可多次摘心, 并追施氮素, 促枝叶生长, 延迟开花。生长期还要加强中耕除草,配合根部培土,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虫害主要是蚜虫,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叶斑病、白粉病, 一旦发生, 均可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2.5 采收
  当苗高25cm 时应及时采收,因此时茎杆纤维少, 食用鲜美, 药用价值高。第1 次采收后, 一般每隔10~25d 采收1 次, 一直采到10月上旬。每采收1 次, 亩用25kg 碳酸氢铵追肥1 次。采收后两天不浇水, 以利伤口愈合, 第3 天追肥, 促隐芽萌发。
  2.6 留种
  5 月中旬选健壮株移到留种地定植, 收获成熟种子,晒干储存。或者在生产地里选留一部分花蕾, 让种子自然掉落、生根、发芽, 直至长成植株。这样可一次播种, 连续采收几年, 不必年年播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