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蔬菜水果

提高苹果外观质量技术要点

                                      提高苹果外观质量技术要点

    1  增加单果重
    1.1  加强肥水管理
    通过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以上。但要防止氮素过多。
    喷施微肥。据试验,花后40 d和70 d各喷施1次2000×10-6硫酸锰,百果重可增加1.25 kg;果实膨大期喷2次亚硫酸钠,元帅、红星、富士用200×10-6,金冠用400×10-6,可使果实横径增长8%-23%,单果重增加5.0%-12.5%,展叶后每隔15-20 d喷1次500倍光合微肥,共喷3-5次,平均单果重可增加18.0%左右,可增产25.0%-35.0%。萌芽前开始,每隔20 d喷1次增产菌,连喷5次,每次用药量450-750 g/hm²,单果重可增加13.1%,增产13.7%。
    适时追施磷钾肥或果树专用肥。
    均衡供水,尤其是果实膨大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4%。
    1.2  合理修剪,留花定果适宜,适时采收
    修剪时,花叶芽比保持在1:3左右,红富士留五年生、六年生结果枝效能最高;金冠留二年生、三年生结果枝,使每米骨干枝平均有8-12个枝组(因品种而异)。
    以花定果。花期天气好,坐果可靠的果园,可以花定果,即在花序分离期,按一定间距(大型果25-30 cm,中型果20-25 cm,小型果20 cm以内)留花序,每花序仅留中心花蕾(花)或1个边蕾(花)。
    严格留果。要在花后28 d内定果,保留中心果、单果、壮枝果、侧向果、健康果、均匀果。
    适时采收。提倡适时采收或适当晚收。
    2  保持良好果形
    2.1  选定幼果后,及时供肥水,辅喷调节剂,提高果形指数
    一般长、中果枝和腋花芽果枝上的果实果形指数较小,应多留健壮短枝果,留中心果或只留1个边果,且花后30 d加强肥水供应,可提高果形指数。对元帅、金冠系,初花期喷(主要喷花托)600倍普洛马林,可使果形高桩、萼端五棱突起更加明显。
    2.2  人工授粉,严格疏果,减少畸形果
    进行人工授粉,可使果形匀称。6月底至7月初,要进行1次疏果,将小果、病虫果、畸形果摘除,以后随时发现,随时摘除。
    3  提高果实着色
    3.1  合理修剪,改善树体光照
    通过夏季修剪,将过密的枝条疏除,使光照充足。同时注意开张角度,保证树体的通风透光,以利果实着色。
    3.2  科学施肥,灌水
    控制施氮。进入着色期的果树应尽量少施氮肥,采前禁止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6-8月份增施磷酸二铵、硫酸钾,大树施量0.5 kg/株。
    辅以喷肥。花后10 d开始,每隔15 d喷1次光合微肥(500倍液);果实着色期喷0.4%磷酸二氢钾,或花期、果实着色期、果实膨大期喷100×10-6~1 000×10-6稀土微肥。
    控制土壤水分。采前要控水,但又不能干旱,着色期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0%-80%为宜。
    3.3  疏花疏果,合理负载
    可按枝果比法、干周法、距离法、叶果比法等确定单株适宜负载量;若留果过多,则果实着色暗淡,成熟时间推迟。
    3.4  应用增色剂
    采前30-40 d喷1-2次30×10-6~40×10-6萘乙酸;或采前42 d旺树喷1 000×10-6乙烯利;或从果树发芽开始,每隔20 d喷1次增产菌,共喷5次,用药量450-750g/hm2,3种方法均能提高果实着色。
    3.5  套袋
    红色品种在盛花后35-40 d套袋,金冠在谢花后20 d内进行套袋。套袋前要先喷1次杀菌剂和杀虫剂。在采前30 d左右除袋。套双层袋的富士苹果,应在采前30-35 d除外层袋,再隔35个晴天后除内袋,每天除袋时间为10:00-16:00时。绿色品种在采后除袋。
    3.6  转果
    待果实一面着色后,用手握住果实顺向转动,使果实阴面转向阳面。
    3.7  疏枝,摘叶
    果实着色前,适当除去冠内过密枝条。成熟前42 d,将遮阳严重的叶片摘除。
    3.8  铺银色反光膜
    红色品种在果实着色盛期,于树冠下铺反光膜,使树冠下部的果实,尤其是萼洼及周围充分着色。
    3.9  采用人工着色
    选背阴通风场地,在上面铺1层10-20 cm厚细沙,将采收的着色不良的果实果柄向上整齐排列(果与果之间要留空隙)于细沙上。每天日出前、中午和傍晚各喷1次凉水。3-4 d后,翻动1次果实,使果顶向上,再经2-3 d即可使果实着色。
        
    编号:2004-6-1-76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