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保护地栽培的秋季管理
来源:《北京农业》.-2004,(9).-25 作者:姚月龙 日期:2004-11-20
杏保护地栽培的秋季管理
保护地栽培的杏,生长旺盛,产量高,树体营养消耗大。因此,秋季对大棚杏进行细致有效的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是保证大棚杏高产、稳产的基础。
1.叶面喷肥 为提高叶片的生理活性,增强同化功能,保证枝干粗壮,7月份开始,先喷氨基酸复合液态肥,后喷0.2%-0.4%的尿素水溶液,每8天喷1次,连喷5次。以后再喷0.5%的磷酸二氢钾,连喷4次。
2.早施基肥 为及时更新根系,较快地恢复和提高根系的吸收功能,更好地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6月下旬就要及时深翻果园、扩穴。挖沟深60厘米,截1/4根系,施入腐熟的厩肥、堆肥、人粪尿等。盛果期树,每株施厩肥40-65千克,或鸡粪15-20千克,并辅以适量的速效复合肥,施后浇水。为进一步刺激根系的生长发育,施肥后,每隔15天喷1 000-2 000毫克/升的比久(B9),连喷2次,以淋湿叶面为度。
3.巧施激素促花 为进一步提高树体营养质量,控制杏树旺盛生长季节的营养生长。在8月中旬,叶面喷施300-500毫克/升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隔10天喷1次,连续喷4次,喷时以叶背为主,以淋湿叶面为度。
4.及时修剪,加大秋季修剪量 由于大棚杏生长前期光照弱、温度高、湿度大,易造成营养生长过旺,进而影响产量和质量。为防止生长后期枝叶量偏大,风光恶化,秋季要保证生长季节基本完成修剪任
务,其目的是彻底解决风光条件。具体措施如下:撤膜后及时修剪,剪除过多的背上枝及内膛弱枝。在此基础上,进入8月枝条基本停止生长后,适当疏除直立枝、过密枝、回缩枝,同时进行拉枝,调整枝条的布局和生长量。
5.及时防治病虫害 7-8月,对已孵化,但未分散的舟形毛虫,人工摘除幼虫群栖的叶片,集中烧毁。进入冬季对流胶部位刮除后,进行涂白,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消毒伤口,抹蜡保护。另外,及时摘除枯枝落叶,以减少病源和降低害虫越冬基数。
6.及时排灌 由于杏树不耐涝,若雨水较多或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涝。干旱时,也应及时适量浇水,封冻前,浇防冻水,使之顺利越冬。
编号:2004-6-1-771
保护地栽培的杏,生长旺盛,产量高,树体营养消耗大。因此,秋季对大棚杏进行细致有效的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是保证大棚杏高产、稳产的基础。
1.叶面喷肥 为提高叶片的生理活性,增强同化功能,保证枝干粗壮,7月份开始,先喷氨基酸复合液态肥,后喷0.2%-0.4%的尿素水溶液,每8天喷1次,连喷5次。以后再喷0.5%的磷酸二氢钾,连喷4次。
2.早施基肥 为及时更新根系,较快地恢复和提高根系的吸收功能,更好地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6月下旬就要及时深翻果园、扩穴。挖沟深60厘米,截1/4根系,施入腐熟的厩肥、堆肥、人粪尿等。盛果期树,每株施厩肥40-65千克,或鸡粪15-20千克,并辅以适量的速效复合肥,施后浇水。为进一步刺激根系的生长发育,施肥后,每隔15天喷1 000-2 000毫克/升的比久(B9),连喷2次,以淋湿叶面为度。
3.巧施激素促花 为进一步提高树体营养质量,控制杏树旺盛生长季节的营养生长。在8月中旬,叶面喷施300-500毫克/升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隔10天喷1次,连续喷4次,喷时以叶背为主,以淋湿叶面为度。
4.及时修剪,加大秋季修剪量 由于大棚杏生长前期光照弱、温度高、湿度大,易造成营养生长过旺,进而影响产量和质量。为防止生长后期枝叶量偏大,风光恶化,秋季要保证生长季节基本完成修剪任
务,其目的是彻底解决风光条件。具体措施如下:撤膜后及时修剪,剪除过多的背上枝及内膛弱枝。在此基础上,进入8月枝条基本停止生长后,适当疏除直立枝、过密枝、回缩枝,同时进行拉枝,调整枝条的布局和生长量。
5.及时防治病虫害 7-8月,对已孵化,但未分散的舟形毛虫,人工摘除幼虫群栖的叶片,集中烧毁。进入冬季对流胶部位刮除后,进行涂白,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消毒伤口,抹蜡保护。另外,及时摘除枯枝落叶,以减少病源和降低害虫越冬基数。
6.及时排灌 由于杏树不耐涝,若雨水较多或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涝。干旱时,也应及时适量浇水,封冻前,浇防冻水,使之顺利越冬。
编号:2004-6-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