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蔬菜水果

春大棚无公害辣椒丰产栽培技术

                      春大棚无公害辣椒丰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并且早熟、丰产、优质和耐疫病好的“兰椒3号”品种。
    2  育苗
    2.1  播种期和苗龄
    兰州地区春大棚多在12月中上旬播种,苗龄80 d-90 d。
    2.2  播种量和种子处理
    播种量:青椒种子千粒重为5 g-7 g(克),采用育苗盘育苗,每667平方米用种量约80 g(克)。
    种子处理:辣椒种子可携带多种病原菌,因此在选用抗病良种的同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减少病原传播,故在播种前用55℃的水烫种,一边倒水一边不停地搅拌,以免烫伤种子。当水温下降到30℃时停止搅拌。浸泡6 h(小时)左右,将水沥掉,用纱布包好种子,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或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5 min(分钟),以杀灭有害病菌,钝化病毒,还可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5 min(分钟),杀灭病原真菌和细菌,然后取出种子并用清水淘净进行催芽,催芽的适宜温度为30℃左右。一般可将恒温箱的温度调到30℃,把处理过的种子装入容器中,用湿毛巾盖好后,再放入恒温箱中催芽。催芽期间,每天要用25℃的温水淘洗1次,并轻轻翻动,3 d-4 d(天)左右,当种子露出白尖时即可播种。
    2.3  播种前的准备和播种
    辣椒育苗应在日光温室或加温温室中进行。播种前平整好土地,并在地面上铺一层塑料膜,防止育苗盘中幼苗根扎入土中。播种时,先用细河沙拌种,然后再用细筛筛掉沙子。营养土配料为肥沃田园土、蛭石和炉渣,按1:1:1的比例加适量清水配好后,装入72孔育苗盘。播种深度为1 cm-1.5 cm(厘米),每穴2-3粒种子。播好后覆土刮平,整齐摆放在准备好的塑料膜上,用喷壶均匀洒水,待湿透后,放置1 h(小时)左右,再在盘上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湿保温。
    2.4  苗期管理
    当育苗盘中有60%出苗后,揭去塑料膜,待幼苗长有两片真叶,必须及时地间苗补苗。原则是单苗补成双苗,三苗拔除长势不良的弱苗,每穴保留双苗,补苗时要尽量避免伤根。间苗后应立即覆土保根,井浇足墒水。早春昼夜温差较大,出苗后白天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2℃,不要超过25℃,夜间室温以15℃-18℃为宜。这样可使幼苗缓慢健壮生长,有利于培育壮苗。随着苗龄的增长,植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会不断加强,如遇天气变化,气温降低,可采用加温或用塑料膜适当覆盖幼苗的方法,抵御春寒。
    辣椒在幼苗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在幼苗初期一般每天要洒1次水,时间为中午2点左右为宜,以防降低土温。阴天一般要少洒或不洒。当幼苗长有4-5片真叶时,每天可洒水两次,时间为上午11时左右,下午4时左右。随着幼苗的生长,气温逐渐升高,这时要打开窗户,通风排湿。幼苗期,育苗盘基质应保持间湿间干,这是防止幼苗病害发生的关键。适时追肥,促使幼苗健壮生长,在幼苗第3片真叶长出后,要结合洒水,用千分之0.5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液进行叶面追肥,前期每周喷施1次,5片真叶后每周喷施两次。
    3  定植
    3.1  定植前的准备
    在定植前10 d(天)左右,要加大通风量,进行定植前的低温炼苗。夜间,室温可降至10℃-12℃,以便幼苗适应大田环境,免遭冻害。定植前半个月,要扣好塑料大棚,棚的四周要用土压实,以提高地温。
    为了使土壤疏松和营养丰富,定植前每667平方米要施土粪500 kg(公斤),鸡粪200 kg(公斤),并深翻20 cm-30 cm(厘米)。然后耙平起垄。一般要求垄高15 cm(厘米),垄面宽65 cm-70 cm(厘米),垄沟宽25 cm-30 cm(厘米)。高垄栽培是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3.2  定植的方法
    当幼苗长有10枚叶片左右,地温稳定在12℃时定植,定植宜选择在晴暖天气进行。一般采用大小行栽培的方式:大行行距60 cm(厘米),小行行距30 cm(厘米),株距30 cm(厘米),定植深度以辣椒苗根茎露出地面为宜。定植后要浇足底水,整平垄面,覆盖地膜。覆膜时要在苗的位置掏一个小洞,将幼苗轻轻地从膜内取出。
    4  定植后的管理
    4.1  环境调节
    为了促使缓苗,在定植后的一周内不要进行通风,以保持高温高湿环境。定植后如遇天气变化,气温下降,可在大棚内搭小拱棚。傍晚,及时覆盖小拱棚棚膜,以提高地温。上午10点左右,揭掉小拱棚棚膜,防止幼苗徒长。
    缓苗后要逐渐通风,借以调节气温。刚开始可在大棚两端拦一50 cm(厘米)高的挡风墙,防止“扫地风”直接吹入棚内。起初先打开一面通风,随着气温上升,逐渐将两面同时打开对流,增大通风量。这时的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28℃,最高不要超过30℃,夜间温度以18℃为宜,不要低于15℃。随着天气转暖,当外界气温达28℃左右时,可揭去塑料大棚。
    4.2  肥水管理
    定植后,在辣椒开花前要进行一次施肥浇水。每667平方米要施尿素20 kg(公斤),或腐熟大粪400 kg-600 kg(公斤)。
    辣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单株需水量不大。但是,由于辣椒根系不太发达,不经常供水难以获得高产。所以,在浇水时不宜大水漫灌或旱涝不均,应采取小水勤浇,放水以不淹没根茎为宜,这也是防止疫病发生的关键。浇水要做到使土壤经常保持适当的湿润状态,既不缺水又疏松通气,非常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发育。
    适时追肥,在第2、3层果实(也叫对椒和四门斗)膨大生长,即果实长到3 cm(厘米)左右时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应结合浇水适时追肥,追肥的方法是:先在垄沟中开15 cm(厘米)左右的沟,然后每667平方米随水浇灌粪稀2 000 kg(公斤),或施硫酸铵,尿素(选一种)15 kg-20 kg(公斤)再加硫酸钾15 kg-20 kg(公斤)。以后每隔2-4水进行一次追肥,上述肥料可以交替使用。
    4.3  杀虫除草
    辣椒的害虫主要是蚜虫,定植以后,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田间杂草繁生,这是蚜虫寄生的主要场所。要及时地进行中耕除草,这样做既可以消灭蚜虫,又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膜内杂草可以不除,因为当杂草接触膜面时,会被阳光灼死。药剂防止蚜虫可以喷抗蚜威50%可湿性粉剂1 500、3 000倍液(注意:该药安全间隔期11天)。喷药时要特别注意喷施叶背,因为蚜虫大量生活在叶背。
    4.4  搭架
    “兰椒3号”植株长势强,连续座果性好,并且座果多。为了防止倒伏,座果后需及时搭架。方法是在植株两边各拉一道铁丝或绳子,中间用细绳吊起,固定在大棚顶上,以增加牢固性。
    5  采收
    生产辣椒主要以嫩果为产品,所以必须及时采收。一般以果实充分肥大,皮色转浓,果皮坚实而有光泽时采收,辣椒品质较好。门椒果应提早及时采收,以免影响早期产量。
    如果想生产商品干椒,需采收成熟果实,待果实红熟后,分次采收,这样可以提高干椒的产量和质量。
       
      编号:2004-6-1-77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