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蔬菜水果

无公害菜豆栽培技术

                          无公害菜豆栽培技术

    1  菜豆基肥
    播前1个月中等肥力田块每667平方米施用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1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浅翻15-17厘米,将肥料与土充分混匀,即可做畦,畦宽1.2-1.3米。
    2  播种、育苗
    (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丰产、不易老、品质好的品种,如白花园梅等。
    (2)栽培季节:春夏栽培一般4月上旬播种;夏秋栽培一般7月中旬-8月上旬播种。
    (3)播种量:播种量每667平方米蔓生种6-8千克。
    (4)播种:菜豆播种前1-2d,浇足底水,按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起垄,即可开穴播种,蔓生种按穴距25-30厘米,每穴播种3粒,播种深度为3-4厘米。
    3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幼苗出齐后,应及早定苗,每穴定苗2棵,同时进行中耕培土,使土壤疏松,有利保墒和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从定苗到开花前,每6-7d可中耕1次,中耕要深和细,不要伤根,结合中耕要经常培土,以便根茎部多生侧根,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并可控制杂草滋生。
    (2)支架引蔓:蔓生种菜豆开始甩蔓时,应及时支架,引蔓上架,用细绳捆扎,使其通风透气,以利于开花结荚,提高产量。菜豆爬满架后,要经常摘心,以避免茎蔓缠绕,影响通风透光。
    (3)肥水管理:菜豆定苗后,到开花结荚前,要控制水分,防止茎蔓徒长而引起落花落荚。定苗后,可浇1次定苗水,即可进行中耕蹲苗,原则上不再浇水。这一阶段要加强中耕培土。当蔓生菜豆甩蔓时,要停止蹲苗,浇水追肥。可结合插架进行追肥,开沟施一些高质量的有机肥,等坐住小荚时,可加大灌水量,以充分供应菜豆开花结荚的水分和养分。结荚期间,每采收1次豆荚,应浇水追肥,每667平方米蔓生菜豆甩蔓追尿素15千克左右,也可在坐荚后,用0.2%的磷酸二氢钾。
    在使用肥料时,无论是基肥还是追肥,都不能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4  菜豆病虫害防治
    4.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4.2  防治方法
    4.2.1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高产的品种,种子播前消毒,提高抗逆性。
    (2)实行2-3年的轮作制度,清洁田园,消除病残枝。
    (3)加强栽培管理,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4)在低洼田块,应进行深沟高畦整地,搞好排渍降湿工作,及时插架绑蔓,防止植株倒伏。
    (5)适时冬耕晒垡消灭越冬虫源。
    (6)增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
    4.2.2  物理防治
    在豆田架设黑光灯,诱杀豆荚螟成虫。
    4.2.3  生物防治
    (1)天敌:豆荚螟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可控制豆荚螟为害。
    (2)生物药剂:采用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齐墩螨素、农用金霉素、新植霉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4.2.4  药剂防治
    以生物药剂为主,结合使用化学药剂。
    (1)锈病:发病初期选用50%的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喷雾,每隔7 d左右喷1次,连喷3次,可控制病情发展。
    (2)细菌性疫病:发病初期可用1:1:200的波尔多液、百菌清600倍液、农用链霉素150国际单位等药剂中,任选1种农药,每隔5-7 d喷1次,连喷2-3次。
    (3)炭疽病:发病初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5-7d喷1次,连续2-3次。
    (4)病毒病: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或抗毒剂1号3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 d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
    (5)豆荚螟:采用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1 000倍液、40%氰戊菊酯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10d喷蕾、花1次,可控制为害,如需兼治其他害虫,则应全面喷药。
    (6)菜豆蚜:防治菜豆蚜可使用辟蚜雾(抗蚜威)5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 000-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洒。
    所有选用化学药剂,都要注意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5  采收
    一般菜豆开花后10-15d,嫩荚已充分长大,种子略显,荚大而嫩为采收适期,应及时采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