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蔬菜水果

山地果园抗旱保墒六大技术措施

                                               山地果园抗旱保墒六大技术措施
    
    在山区,多数果园立地条件较差,土壤瘠薄,不能灌溉,干旱已成为制约山区果树生产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选取了六项简单、容易掌握的抗旱保墒技术措施,尤其在板栗、柿树,核桃等干果类果树上,应用效果更为明显。
    一、刨坪打坑  所谓刨坪打坑就是每年刨树坪时,不再将地面整平,而是整理成若干个小坑,好似若干个“小水库”可以更好地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保水、保肥、保土作用。在山坡地上效果更佳。坑的大小和形状因地而异,数量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或上百个,坑与坑相连,埝要结实,捻高25厘米左右,宽30厘米左右。刨坪打坑的范围要大,树干直径在15厘米以下的干果类树,刨坪到树梢外1-2米处;树干直径15-25厘米时,刨坪到树梢处3米处;树干直径25厘米上,刨坪到树梢外3-5米处。
    二、放闷炮  放闷炮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一年爆破,多年受益。秋季采果后,盛果期树在离树干2m处,呈对角选3个不同方向挖3个直径6-8厘米,深100厘米的炮眼,树冠较大时,可适量增加炮眼数;树冠较小时,可挖两个;水平沟栽植的可在株间挖一个炮眼。放入适量的炸药进行爆破,一般每个炮眼0.3-0.5kg炸药,以能松动土壤又不飞散为宜,排炮后挖出大块母岩,把熟土和有机肥混合后填入炮坑内,整平地面。
    三、穴贮肥水  穴贮肥水时,附近要有一定水源,或在山坡下建蓄水池,拦蓄雨水,以备使用。树体萌芽前,在树干的周围,树冠投影边缘内呈三角鼎立处挖坑,直径30-40厘米,深40-50厘米,将用玉米秆、麦秸或杂草等捆好的草把,垂直放入穴内,草把粗10厘米左右,用烂秸秆加1/3的细土混合均匀后,加入少量长效复合肥,回填到穴内草把周围,踏实并整平地面,草把顶部覆土2-3厘米,浇水4-5公斤,穴上覆地膜,四周压土,使其呈中间低四周高的锅底形,中心开一个小孔,覆膜后浇水施肥都在穴孔上进行,平时用石块压住,防止蒸发。以后根据天气或水源情况浇水,每次每穴3-4公斤,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如果树大时,穴的数目可适量增加,两年再换个地方挖穴。
    四、地膜覆盖  春季或雨后,在板栗树的行间或树盘下覆盖膜,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地表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早春地温。据实验对比,春季地膜覆盖地段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9.5%。覆地膜时,膜四周用土压紧,中间留透风口,用土块压住。
    五、地面覆草  在树盘内覆草,操作简单,取材广泛,效果显著,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墒蓄水,保持水土,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据实验对比,全年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4%-5%,并且使水分集中在30-50厘米土层,土壤通透性好。在每年的夏收或秋收后,利用麦秸、玉米秆或杂草进行树盘覆盖,厚度15-20厘米,上面撒少量土,以防止火灾或风刮。以后每年补充,维持覆盖厚度,每3-4年深翻一次。追肥时,可扒开覆盖穴施。长期覆盖要加强虫害和鼠害防治。
    六、保水剂的应用  保水剂的种类较多,我们选择了产自唐山的高能抗旱保水剂,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超越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上千倍水份贮存下来,作为农作物的“小水库”,干旱时缓慢释放,满足植物生长过程所需水分。使用时采取洒施或穴施。洒施时以降雨前施入最好,将保水剂、肥料混合均匀后洒在地表,翻土深度10-20厘米,保水剂用量每亩施3公斤左右。穴施时,在树冠的投影边缘,挖若干个直径20-30厘米的坑,深度以露出部分根系为准,坑与坑间距50-60厘米,将坑底部土与保水剂均匀,回填到坑内,浇水后将剩余部分土壤回填压实,每个坑保水剂用量3-4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