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蔬菜水果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栽培杏鲍菇技术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栽培杏鲍菇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原产于亚热带,是一种优质珍稀食用菌。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结合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我们在栽培实践中,摸索出利用日光温室生产杏鲍菇的最佳栽培技术。
    1  栽培菇房改建  修建温室以正南或偏东5~10°为好,在北纬40°左右的冬季高寒地区,为了充分发挥温室效应,不采用任何加温设备以1m左右厚的土围墙作为墙体效果最好。长度以70~100m,宽6.5~7m,后坡高3m为宜。棚架结构以无支柱钢管架或有支柱木架均可,支柱以水泥柱或硬木杆均可。在覆盖好的塑料膜上加盖质量好的稻草苫。
    建造杏鲍菇温室不同于其它果菜类温室,必须在温室土围墙外修建若干个砖砌拔风管,在墙体地平面挖洞,通往室外与拔风管连通。拔风管的高度以3.5m为宜,间隔5~7m,这样能有效的调节温室内CO2浓度,满足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最佳的空气条件的菌袋其子实体形成、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因此,建造菇房时在墙壁底部每隔5~7m处建一个拔风管道,高度3.5m,并设有控风装置。这样就很好地满足了杏鲍菇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最佳空气条件的要求,并对菇房内温、湿度的调节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  菌种制作  栽培品种为杏鲍菇1号。①母种用:PDA培养基25℃下培养8~10天。②原种与栽培种:棉子壳78%,麦麸20%,蔗糖1%,碳酸钙1%培养。料水比1:1.2,料含水量65%左右,pH值6.7~7。用500mL罐头瓶装料,装料后用直径1.5cm左右尖木棍在料中间扎一空洞,封口后于1.5kg/cm2高压灭菌2小时。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25℃培养30天左右长满菌丝。
    3  栽培袋制作  栽培料配方为木屑50%,棉子壳20%,麦麸20%,玉米粉7%,石膏料1.5%,石灰1.5%。含水量65%~67%。pH值6.7~7。采用33cm×17cm的折角聚丙烯塑料袋装料。常压灭菌100℃18小时。待降温至60℃以下趁热出锅,冷却后两头接种,每瓶栽培种接20袋,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发菌,于通风、避光、保温(23~25℃)、保湿(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条件下培养。35天左右菌丝长满后在两端进行搔菌,简单封口码垛成墙出菇管理。
    4  出菇期管理  ①催蕾:打开搔菌后重新长满菌丝的袋口,调节室温至12~15℃,光照强度100~2001x,空气相对湿度85%~90%,CO2浓度1000mR/kg(每天打开拔风管道2—3小时)。催蕾7天左右现原基,10天左右进入出菇阶段。②育菇:现蕾后先卷起袋口或剪掉,室温控制在15~18℃,光照200~5001x,空气相对湿度85%~90%。随着子实体的不断生长,空气中的CO2浓度逐渐提高,这其间必须逐渐延长拔风管道的通风时间,加大通风量,CO2浓度控制在2000mg/kg以内。当原基长到1~2cm时及时疏蕾,每袋口保留2~3个比较健壮的菇蕾。第1潮菇在疏蕾后5~10天即可采收。按此管理,过10~15天采收第2潮菇。从接种到采收结束,整个生育期约4个月。
    5  病虫害防治  杂菌主要有:①绿色木霉:常发生在菌种和菌袋的培养基内及子实体生长阶段,严重时菌袋变黑,发臭变软,腐烂。防治方法:用2%甲醛和5%石炭酸混和液注射于受害部位。②毛霉:主要由于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引起。防治方法:用70%-75%酒精注射患处。③链孢霉:以预防为主,严格控制污染源。配料时加入50%多菌灵,按0.1%量掺入料中拌匀。发生后用煤油涂擦患处。
常见虫害有:①螨类(菌虱):应以预防为主,用棉塞蘸0.5%DDV熏蒸。②线虫:蛀食子实体并传播细菌病,造成烂菇。防治方法:用0,5%石灰水或者1%食盐水喷数次,同时地面撒生石灰。③菌蚊:发菌期幼虫在料中为害。覆土后多转移至覆土层为害绒毛菌丝及子实体。防治方法:菇房内喷洒5%石灰水,再用80%DDV乳油1000倍或高锰酸钾熏蒸消毒。较轻时也可用糖醋液(糖:醋:水=3:1:6)加适量的DDV混匀或黑灯光诱杀成虫。
编号:2004-6-1-43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