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蔬菜水果

优质高档梨果生产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多数梨园管理粗放,栽培措施不规范,生产水平低,优质高档梨果比重低。如何利用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源优势,采用高新栽培技术,生产出优质高档梨果参与国际竞争,是我国梨树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国内梨树生产状况结合国外一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与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供梨农参考。
    1  加强梨园土、肥、水管理
    1.1  土壤管理  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果园土壤耕翻,深度为15-20cm,耕翻后耙平,生长季节梨行间种植豆科或禾本科草类或覆草,秋季随土壤耕翻埋入土壤中,以抑制杂草,保墒,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梨园生态环境。
    1.2  施肥  根据梨树根系生长特点及需肥规律,在几个需肥关键时期及时施肥,如春季梨树萌芽前,进行第1次追肥,以促开花坐果,此次追肥应以氮肥为主;谢花后进行第2次追肥,以补充树体内氮素营养,缓解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此次追肥仍以氮肥为主,配以少量磷、钾肥,一般于5月上旬进行;果实膨大期进行第3次追肥,施肥种类以磷、钾肥为主,配以少量氮肥,以利于提高梨果品质;采收后秋施基肥,一般于9月下旬至11月初进行,以有机肥为主,无机速效化肥为辅,以补充营养,恢复树势,施入的有机肥量应达到1kg果1kg肥,同时注意补充钙镁肥和梨园缺乏的微量元素。从4月下旬开始每隔两周叶面喷施3次0.3%尿素液;6月中下旬喷1次0.3%-0.5%钙剂,对减少绿头果、粗皮果和贮藏期病害有明显效果;6月中下旬开始间隔两周根外施3-4次0.3%磷酸二氢钾液。有条件果园实行树体营养诊断、配方平衡施肥等新技术,增强施肥针对性,提高施肥效果。
    1.3  排灌  梨树是需水较多的树种,在萌芽前后至开花前灌水,可促进萌芽、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谢花后,幼果开始膨大,新梢迅速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十分迫切,是梨需水临界期,及时灌水1—2次,可以显著减轻落果,促进新梢生长。7月中下旬果实迅速膨大,此时也是花芽分化期,需水较多,应加强灌水,保证田间最大持水量60%-80%。果实接近成熟期,要控制水分供应,以免影响梨果品质。果树生长后期,也要控制水分供应,否则新梢停长晚,易发生冻害和抽干。土壤封冻前灌1次越冬水,以利越冬和翌年萌芽开花。梨园应设置排水沟,阴雨季节注意及时排除积水防涝。
    2  调整树体结构,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  
    为提高果实品质,必须合理调整树体结构,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对幼树,配置主枝时要南低北高,减少内膛遮阳;盛果期梨树枝繁叶茂,容易发生内膛光照不良的问题,冬剪时要落头开心,适当调整大中型骨干枝的密度,打开层次,开张角度。如骨干枝过多,对中心干上的大辅养枝要逐年疏除,也可采取“以缩代疏”的方法,使之在内膛形成枝组。这样既改善了光照条件,又使冠内充实,合理利用空间。夏剪时应适当疏除树冠外围一些过密的枝条。
    3  花果管理
    3.1  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配置授粉品种的梨园也应采取人工授粉,以利增大果实与提高品质;有放蜂条件的梨园可采用放蜂代替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及果实品质。
    3.2  控制树体负载量  梨树负载量过大时,果实个头小,品质差。为了提高梨果实的品质,减少落果,克服大小年,要进行合理的疏花疏果,控制树体负载量。留果量应根据品种、树龄、树势、土壤肥力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大年应从上年冬剪疏花芽开始,当花蕾与果台枝分离时,把多余的花序去掉,盛果期树20cm留1个花序,老弱树25cm留1个花序,每个花序一般只保留3朵边花;疏果一般从谢花后两周开始,大果型品种每花序留1个果,少数留2个,中型果品种每花序留1—2个果,小果型品种每花序留2~4个果。疏果时先疏去小果、病虫果、歪果、中心果,保留大果、边果。
    4  病虫害防治
    4.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措施防治,生物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药效试验,提高防治效果。 
    4.2  具体防治措施  
    4.2.1  做好梨树休眠期清园工作  消除梨园中枯枝、落叶、僵果及杂草,刮除枝干老翘皮与病斑,集中烧毁,消灭部分越冬病虫源,并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明显减轻翌年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程度。 
    4.2.2  加大物理防治力度  利用害虫对某些物质条件的强烈趋向,采取物理措施集中消灭,如利用糖醋液诱杀、灯光诱杀、树干束草诱杀、人工捕杀等技术措施,切实减轻虫害发生程度。 
    4.2.3  推广果实套袋技术  梨果套袋不仅可有效地预防黑星病、轮纹病等果实病害的侵染和食心虫等果实害虫的危害,还可使果实避开与农药的接触,减轻污染,提高优质果率。套袋一般在定果后的5月下旬到6月上旬进行。套袋后应注意黄粉虫的危害,要经常摘袋检查,发现黄粉虫爬入袋内,要及时防治。 
    4.2.4  加强生物防治技术  梨园行间种植牧草及蜜源植物,招引繁衍天敌,或人工饲养、释放天敌,增加天敌种群数量,同时在天敌发生期严格控制用药种类,不用药或减少用药,以免杀伤天敌,要充分发挥天敌的自控能力。
    4.2.5  提倡使用微生物源、昆虫生长调节剂、植物源、矿物源农药  目前适用于梨树上的微生物源农药有农抗120、阿维菌素、Bt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如除虫脲、灭幼脲等;植物源农药如绿保威、除虫菊素、苦参碱、烟碱等;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柴油乳剂等。 
    4.2.6  选择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病虫  如吡虫啉、蛾螨灵、三唑锡、大生M-45、福星、易保、喷克、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