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交易里的骗术大曝光
林果种苗户注意:警惕骗子
作 者:简单的爱
最近我从朋友处得到这样一个消息:河南有一伙骗子,专骗林果种苗户,因此,请林果种苗户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我朋友就是培育林果种苗。他先后在报刊做过广告。在网络发过供求信息。所以,这伙河南骗子得知他的电话,要求他去河南签订供货合同。这伙骗子说,他们是一个****公司,有几千亩的农专场,今年计划开发种植优质林果,从有关媒体知道了贵单位有一种**种苗,经研究准备种植,需要几十万株种苗,请你们速来签订供销合同。朋友一听,这么大的客户,可是第一次碰到啊,反正路途不算远,费用也不高,就去吧。但没确定当时去,反正是应下了。过了不久,对方又打过电话来说,快来吧,我们领导最近要出差,想在出差之前定下来。于是,我的朋友就踏上了去河南的旅程。
去了以后,对方就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先付30%的定金。然后确定到什么时间之前去提苗。等等。我朋友一看没什么差错,高兴的不得了。但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方说,计划科那边不同意,说得研究一下,你看这样吧,你拿点钱打点一下,我朋友一看,行,就掏了点钱给了对方去打点。计划科通过了,对方又说,审计科又有点问题,还得打点一下,我朋友又掏了钱;过了一会,对方又说,还不行啊,财务科说定金30%过高,还得打点一下啊,我朋友想,24拜都拜了,不差这一拜了,就又掏了钱。于是,合同是顺利签订了。到了中午的时候,对方说,这么大的生意,来我们公司推销苗木的好多呢,但就选择了你,你得对领导意思意思吧。我朋友无奈,又掏了钱。临走的时候,对方说,合同是签了,但我们还得去考察一下,这样吧,合同我们去的时候给你带着,到时候去的时候你可要好好接待哟。于是,我朋友把合同又给了对方,就乐悠悠地回来啦。
回来后,我朋友就不停地给对方打电话,邀请对方前来考察。刚开始对方说的挺好的。可过了不久,对方的固定电话、手机,全成空号啦。我朋友这下可傻眼了,白白投入几千元钱,什么也没办成。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我朋友苦不堪言,有时候就对同行们扯起这件事来。呵呵,结果好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而且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这不是行骗是什么呢?
我朋友说。他和他的同行仅在河南省卫辉就被骗过多次。
所以,林果种苗户要注意啦:警惕骗子啊!!!
这篇帖子帖出来以后,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和共鸣,很多网友认为这样的骗局其实经常在发生着,另外一些网友觉得如果了解当地的一些经商习性,可能这位朋友就不会上当受骗了。有一位网友指出:鲁,冀,陕,皖,苏北一带,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也算是风土人情吧。就是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你只要到了他们那地方,第一次宴会和最后临走那次宴会都是地主请客,中间那些餐饮地主请不请看双方的关系了,除非客人主动而且是非常主动要求,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宴会绝不会让客人请客。他们一般会要求生意做成后要回扣,但在生意谈判时是不会向对方索取金钱的,除非是客人主动送。他们要是到了对方那里他们就不请客了,甚至要对方全包。
从这个评论我们可以发现一点,骗术究竟是骗术,其实只要对它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你还是能够比较方便的揭穿它的。下面,针对苗木交易中的一些常见骗术,我们给大家一些总结。
骗术一:骗吃骗喝———利用苗农急于售苗的心理,发生频率较高。
细谈。这时候他要购买的苗木数量一般不会少,是一笔足够让你心动的大生意。如果你的苗木销售渠道不甚畅通,手里积压着许多苗子急于出售,接到这种电话自然相当重视。约好时间,花去几百元路费,双方见了面,对方会带你到他们单位看看,使你对他们的身份确认无疑。在具体谈价钱时,“客户”通常会表现得非常爽快,对你开出的价格全盘答应,很少讨价还价。生意谈完,“客户”把你拉到一个高档酒店安排你住宿,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明理人都知道,这些钱铁定是不能让“客户”掏的。花千八百元请客签一份十几万的合同,这生意划得来。第二天,“客户”来找你,暗示你或直接挑明说,买苗子的事情在单位领导那儿遇到点儿麻烦,需要用钱“打点”。为了做成生意,你的选择一般是掏钱送礼,如此一来又花去几百到几千元不等。
其实,这些人都是假冒当地某单位的人,利用人们急于售苗的心理行骗。所谓买苗只是诱惑你上当的幌子;安排饭局和住宿是为当地某家酒店拉生意收提成,或者只是单纯为了吃喝;而他们设的所谓领导不同意的戏,则是为了骗取更多的钱财。未等你警觉,他们早已借故溜之大吉。这些人多对外省市的人行骗,一来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底细,二来在自己的地盘骗人,即使你有所察觉也不可能“轻举妄动”。
[拆招]:谨慎对待“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认真分析后再行事。试想,买方若真的想要苗子,无论上工程,还是种在苗圃,对他来讲,苗子的质量是第一位的。不到你的苗圃来看苗,反而要你上门洽谈,这种做生意的方式就值得推敲。告诫苗农朋友,对打这种电话的人应冷处理,不要受所谓的“大生意”的诱惑,更不要到异地签合同。拆穿他的把戏其实很简单,只要在电话里和他详细商讨所售苗木品种及价格,故意提高其中几种苗木的报价,使之远高于市场正常价格,如果对方不能察觉,仍坚持邀你到他处洽谈,那么此事就很值得怀疑。
这类骗术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前在我们“以商会友”论坛里很多商人在交流受骗经历时,很多朋友都为这种骗术所害。这类骗术中,骗子的骗取的金额并不大,只在几千元左右,所以很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但同样的,这类骗术也没有非常高明的招数,就那么几点,所以一旦清楚了骗子的伎俩,揭穿骗局也不难。
骗术二:强买———利用苗木禁不起长途运输的弱点,发生频率很高。
强买可发生在任何送苗上门的交易方式中。通常买方看好苗子,先付给卖方一定数额的定金,之后苗到付款,分批结算。当卖方将最后一批苗子运到买方所在地,买方却在苗木质量上挑三拣四,狠压价甚至不给结账,而只付给运输费用———此为强买。强买者利用的是苗木禁不起长途运输的弱点,因为卖方如果不同意低价卖苗,那么将苗木原程拉回再移栽,同样也会受到很大损失。如果苗木一次运到,不需分批结算,那么对于卖方来讲损失更为严重。强买在苗木交易市场上较为普遍,有一位走南闯北的苗木经纪人曾描述,他每年都要碰到这种事,有几万元钱已经成为死账。拆招:加强法律意识,在合同上多用心。送苗上门,苗到付款这种买卖方式的主动权掌握在买方手中,验苗合格才会给钱。
[拆招]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为避免陷入被强买的被动状况,必须加强法律意识,在事先签订合同时尽量严谨。签合同要从多方面考虑,列举可能遇到的情况,并在买卖开始前就协商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苗木质量怎样算合格,怎样不算合格,双方最好协商出全面的量化标准;合格率达到多少应付全款,达不到才能适当打折,打折幅度又是怎样的。不要嫌麻烦,更不要疏忽大意,只有在签合同时细心,才能避免以后遇到麻烦。
骗术三:撤款骗苗———利用银行系统的特点行骗,受害者较易上当。
此骗局受害者是卖苗方,付款方式是通过银行汇款。设下骗局的人远道而来,声称急需大量苗木,急匆匆看过苗子之后,当下与卖苗方签好合同,同时与“单位领导”取得电话联系,催促其马上汇款。因为时间短,这些假象很不容易看出破绽。尤其是当卖苗方与这个买苗人前往当地银行,通过银行确认对方已经汇款出来时,就更加确信不疑了。殊不知此骗局的症结正在于此,银行系统规定,所汇出款项在24小时内因特殊原因可撤回。于是,这边正在火急火燎的起苗装车,那边却在办理撤回汇款的手续。等到车把货运走,卖苗方到银行取汇票时,才得真知相,悔之晚矣。
[拆招]:“不见兔子不撒鹰”,切记款到发货。此类骗术给苗农带来的损失一般都比较大,所以,越是遇到这种从天而降的“大买卖”,越要谨小慎微,防止出现半点差池。在碰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等到汇票到自己手中再发货,或者干脆在电话中交代清楚“需要现金交易”。不要怕“大买卖”因为拖延一天半天而跑掉,因为买卖即使不做,也比上当损失小。
骗术四:强卖———手段恶劣,发生频率较低。
所谓强卖就是强行把苗卖给别人。这种行为曾一度在某些苗乡很猖獗,个别不法苗农往往三五成群,候在汽车站、路口等,一旦看到只身买苗的外地人,就会相继凑上前来,先假装热情地套近乎,然后不由分说拉他到苗圃看苗。到了苗圃,车少人稀,便原形毕露,对买苗人软硬兼施。好汉不吃眼前亏,不管苗子的数量、质量多么不如人意,买方此行准备的定金都得留下了。
[拆招]: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随着诚信意识的逐渐加深和市场管理的逐渐规范,强卖的情况已较少发生。但还是有必要提醒买苗者加以防范,买苗时要谨慎选择供货方,最好通过一些信誉可靠的苗木经纪人。如果亲自到苗乡购买,同行尽量多带几个人。一旦碰到这种情况,需尽早脱身到当地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情况。
骗术五: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以少充多,发生频率很高。
目前购苗方通常在签订合同前要到苗木产地看苗,至少也要看样品,但也有些工程公司或苗圃由于工期紧,缺少人手等原因,选择了邮购。通过邮局汇款,到火车站取货。在拥有诚信保障的市场经济秩序下,这种做法本是一种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进步。但是,目前在我们的苗木交易市场上,在没有买方监督的情况下,有些卖方常常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有些人甚至收到款也不发货。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诉讼手续繁琐,时间较长,牵扯精力大,所以,如果涉及钱款不大,大部分买苗者一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认倒霉就算了。
[拆招]: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共同营建诚信的社会风气。因为买卖双方互不见面,这种买卖形式只能依靠诚信的市场秩序才能顺畅无误地进行。随着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期待企业信用资质评估制度早日启动,业内企业的信用等级信息早日公开透明,所有企业都能做到诚信经营。
编辑点评:关于交易中的骗术,我们一直说自己小心谨慎最重要,而且切切记住一点: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在交易中,一定要按贸易常规来办事,同时,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各类手续还是应该一一履行的。做生意耐心一点,仔细一点,受骗的可能就会少一点。希望此文对各位农友有所帮助。 (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