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蔬菜水果

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切实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做为持续性生产措施,逐步得到普及并产生了很好
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
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
弱,甚至死苗现象,不但不增产,反而减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碳氮比失调  秸秆本身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
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
结果秸秆分解缓慢,麦苗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
  二、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有的地块粉碎后的秸秆过长,其长度大于10厘
米,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
  三、土壤大小孔隙比例不合理 秸秆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大孔隙过
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
牢,甚至出现吊根。那么,怎样才能弥补以上缺陷,保证稳产、高产呢?
  一、补施氮、磷、钾肥料  秸秆还田后,增施速效氮肥,可降低土壤中的
碳氮比,从而利于微生物的活动,满足幼苗生长对氮素的需要,秸秆分解加快,
又可为小麦中后期生产提供各种养分。小麦对磷的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所以
补磷可满足幼苗对磷的需要,同时为果实发育提高千粒重打下基础。钾的作用
利于糖的合成运输,促进作物代谢。目前,高产土壤普遍存在着“缺磷、少氮、
钾不足”的现象,按比例补施氮、磷、钾肥料,可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提高
作物产量。其用量为每667米2施碳铵1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
10公斤。
  二、粉细深翻  秸秆粉碎长度宜小于10厘米,均匀撒于地表,然后深翻
入土,以利播种。
  三、提高播种质量  秸秆还田的地块,若采用普通型楼腿小麦播种机,播
种时易壅土,影响播种质量,应采用与之配套的旋转式(转盘式)播种机,以
提高播种质量。
  四、适时镇压浇水  小麦播种后,晾晒一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
消除大孔洞,大小孔隙比例合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发芽扎根,可避
免小麦吊根现象。五、消灭病原体 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
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