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叶用莴苣栽培技术
来源:《吉林蔬菜》.-2004,(6).-10 作者:董梅 王春丽 郑平 王福权 田秋梅 日期:2005-02-07
无公害叶用莴苣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根据沈阳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种植时间、选择抗病、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株型好、皱叶型品种。如美国大速生、生菜王、大湖659、紫叶生菜。
2 育苗
2.1 种子处理:冷凉季节,莴苣种子直接播种。保护地生产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方法生产莴苣时,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5克,播种前在阳光下晾晒灭菌5-6小时。
2.2 营养土配制:床土选用2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园田土与充分腐熟的牛马粪按3:1,且每立方米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千克,生物有机肥2千克,8-10克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充分拌匀过筛,装营养钵备用。
2.3 播种育苗:选择2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做苗床,播种前对苗床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播种,一般5克/平方米,播后盖土0.5厘米厚细土保持湿润,3-5天即可出齐,待莴苣2片叶时即可移入营养钵内。
3 定植 定植前一定要清除田间前茬作物的残留物,进行深翻晒地,采取物理方法消毒或高温闷棚消毒。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0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5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为宜,行距为35厘米,垄高15厘米,用80%锌硫磷乳油1000倍喷沟内防治地下害虫,特别推荐实行节水栽培,即节水又提高地温,且能控制病害发生。地膜覆盖最好采用有驱蚜功能的灰色地膜,既保水保温还能提高莴苣的优质率,定植密度行距35厘米,株距25厘米为宜。
4 田间管理
4.1 肥水管理:定植后一定要浇足缓苗水,以后见干再浇水,水量不宜过大,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生长期内无需追肥,但为提高蔬菜品质可定期进行根外追肥,即7-10天喷一次0.3%磷酸二氢钾,冬季温室可施用二氧化碳气肥10克/平方米。
4.2 温度管理:莴苣喜冷凉,适宜温度范围10-25℃,最适宜温度15-20℃,幼苗对低温适应性强,所以管理上夏季应该注意降温,冬季保温。
4.3 中耕除草及其他管理:定植缓苗后,应进行中耕除草,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及时补苗和摘掉靠地面的老、病、黄叶。
4.4 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顶烧病等。虫害主要有潜叶蝇、蚜虫、菌核病、小地老虎、菜青虫等。莴苣大都用于生吃,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棚菜区最好采取群防群控的方法。
4.4.1 物理防治:①铺设灰色膜驱蚜虫。②设防虫纱网阻止虫,即在温室大棚通风口用20-25筛目尼龙网纱密封能有效阻止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成虫的迁入。③黄粘板诱杀,在温室或大棚内,蔬菜上方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挂40厘米×25厘米黄板30-40块,当黄板粘满害虫时及时更换或除去虫体后再涂一层10号机油,进行再利用。
4.4.2 生物防治:①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②采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水剂、齐螨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酶素等防治害虫。
4.4.3 化学防治:保护地施药优先采用熏烟法、粉尘法、药液喷雾要选在干燥晴朗天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要用A级绿色食品蔬菜准用农药,每一种农药在一个生长周期只准使用一次,且采收前7-10天停止用药。
病害:①霜霉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40%乙磷可湿性粉剂500-8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等,每7-10天喷一次。②病毒病:首选杀灭蚜虫减少传播机会,药剂防治应用20%病毒A400倍;植病灵600倍,喷雾7-10天一次。③顶烧病:喷施0.1%的氯化钙,每667平方米50克。④软腐病:72%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0.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1 000倍喷雾。
虫害:①蚜虫:20%敌敌畏烟剂400克/667平方米;10%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②潜叶蝇:1.8%齐螨素乳油3000-5000倍;48%青草丝本乳油1000倍喷雾。③菌核病:发病初期应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雾。④小地老虎:利用麦麸或稻糠炒香后拌入95%晶体敌百虫或80%辛硫磷乳油于傍晚撒到田间。
5 采收 叶用莴苣的收获要做到适时采收,当生长到10-12片叶时为最适的收获期,此时采收品质最好。
1 品种选择 根据沈阳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种植时间、选择抗病、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株型好、皱叶型品种。如美国大速生、生菜王、大湖659、紫叶生菜。
2 育苗
2.1 种子处理:冷凉季节,莴苣种子直接播种。保护地生产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方法生产莴苣时,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5克,播种前在阳光下晾晒灭菌5-6小时。
2.2 营养土配制:床土选用2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园田土与充分腐熟的牛马粪按3:1,且每立方米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千克,生物有机肥2千克,8-10克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充分拌匀过筛,装营养钵备用。
2.3 播种育苗:选择2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做苗床,播种前对苗床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播种,一般5克/平方米,播后盖土0.5厘米厚细土保持湿润,3-5天即可出齐,待莴苣2片叶时即可移入营养钵内。
3 定植 定植前一定要清除田间前茬作物的残留物,进行深翻晒地,采取物理方法消毒或高温闷棚消毒。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0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5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为宜,行距为35厘米,垄高15厘米,用80%锌硫磷乳油1000倍喷沟内防治地下害虫,特别推荐实行节水栽培,即节水又提高地温,且能控制病害发生。地膜覆盖最好采用有驱蚜功能的灰色地膜,既保水保温还能提高莴苣的优质率,定植密度行距35厘米,株距25厘米为宜。
4 田间管理
4.1 肥水管理:定植后一定要浇足缓苗水,以后见干再浇水,水量不宜过大,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生长期内无需追肥,但为提高蔬菜品质可定期进行根外追肥,即7-10天喷一次0.3%磷酸二氢钾,冬季温室可施用二氧化碳气肥10克/平方米。
4.2 温度管理:莴苣喜冷凉,适宜温度范围10-25℃,最适宜温度15-20℃,幼苗对低温适应性强,所以管理上夏季应该注意降温,冬季保温。
4.3 中耕除草及其他管理:定植缓苗后,应进行中耕除草,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及时补苗和摘掉靠地面的老、病、黄叶。
4.4 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顶烧病等。虫害主要有潜叶蝇、蚜虫、菌核病、小地老虎、菜青虫等。莴苣大都用于生吃,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棚菜区最好采取群防群控的方法。
4.4.1 物理防治:①铺设灰色膜驱蚜虫。②设防虫纱网阻止虫,即在温室大棚通风口用20-25筛目尼龙网纱密封能有效阻止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成虫的迁入。③黄粘板诱杀,在温室或大棚内,蔬菜上方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挂40厘米×25厘米黄板30-40块,当黄板粘满害虫时及时更换或除去虫体后再涂一层10号机油,进行再利用。
4.4.2 生物防治:①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②采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水剂、齐螨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酶素等防治害虫。
4.4.3 化学防治:保护地施药优先采用熏烟法、粉尘法、药液喷雾要选在干燥晴朗天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要用A级绿色食品蔬菜准用农药,每一种农药在一个生长周期只准使用一次,且采收前7-10天停止用药。
病害:①霜霉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40%乙磷可湿性粉剂500-8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等,每7-10天喷一次。②病毒病:首选杀灭蚜虫减少传播机会,药剂防治应用20%病毒A400倍;植病灵600倍,喷雾7-10天一次。③顶烧病:喷施0.1%的氯化钙,每667平方米50克。④软腐病:72%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0.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1 000倍喷雾。
虫害:①蚜虫:20%敌敌畏烟剂400克/667平方米;10%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②潜叶蝇:1.8%齐螨素乳油3000-5000倍;48%青草丝本乳油1000倍喷雾。③菌核病:发病初期应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雾。④小地老虎:利用麦麸或稻糠炒香后拌入95%晶体敌百虫或80%辛硫磷乳油于傍晚撒到田间。
5 采收 叶用莴苣的收获要做到适时采收,当生长到10-12片叶时为最适的收获期,此时采收品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