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综合新闻

一种“极度濒危物种”在我国广东省仁化县被发现

    中广网仁化4月15日消息(记者郑柱子 通讯员谢高昌)15日,由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刘仲健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邢福武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宣布,在广东韶关市仁化县发现一种独特的兰科植物新物种,取名为“丹霞兰”(Danxiaorchis singchiana)。该物种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这种奇特的兰花与宽距兰属的宽距兰(Yoania japonica)有亲缘关系,同属于兰科树兰亚科布袋兰族,但因其唇瓣基部双囊状的结构和唇瓣上“Y”形的附属物等形态特征及其明显分子遗传距离而区别于兰科所有已知的属。研究结果显示,丹霞兰属所在的布袋兰族中的13个属呈典型的东亚-北美分布模式,而丹霞兰的发现,补充了布袋兰族的资料,为东亚-北美地理区系起源的研究和兰科植物的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刘仲健分析认为,仁化县因特殊的丹霞地貌闻名于世,其特殊的地貌铸就了它特殊的植物区系,早前就曾发现过丹霞梧桐、丹霞小花苣苔和丹霞南烛等植物。丹霞兰的发现,也再次佐证了特殊的地貌对于物种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今,人类的活动使得兰花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特别是腐生兰科植物,很多物种已濒临灭绝。研究团队成员翟俊文博士说,丹霞兰增加了兰科植物特别是腐生类群的多样性,丰富了兰科植物的物种基因库,同时,丹霞兰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长方式,将为兰科植物的进化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首席科学家刘仲健还介绍说,目前研究人员只发现了21株开化的“丹霞兰”,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相关标准,它应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