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发现新物种――“磐安樱“ 果实可食用
浙江日报磐安3月27日电踏春时节,如果你走进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很有可能会遇到一种刚被确定的植物新种――磐安樱。日前,这种新物种已在国际权威生物学类学术杂志――美国《PLOS ONE》上正式刊发。据了解,这是植物王国里首个以磐安命名的植物物种。
2010年4月,保护区工作人员陈子林等人发现了一种与普通樱桃十分相似的植物,小枝毛比较多,叶子质地为膜质,但托叶分列形状和普通樱桃不太一样。细心的陈子林采集了植物标本带回实验室。
他们又先后跑了磐安的五六个乡镇,结果发现,当地不少地方都有这种植物,以大盘山上的数量最多,约有几百株。这也不是磐安樱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它的形态特征与浙闽樱有些相似,此前有些专家误认为它就是浙闽樱。
磐安樱和一般樱桃的花色差不多,大多为粉红色或白色,但花的形态结构不太一样,花果期为3至5个月,果实成熟时呈黑色,类似车厘子,这也与一般为红色或黄色的樱桃果实有异。磐安樱的果实较大,一般野生樱桃果径为5毫米左右,磐安樱有7至8毫米。更为重要的是,磐安樱味道甜美,不酸不腻,比人工种植的樱桃口感要好得多。
要确认是否属新物种,需要经过缜密、系统的科学研究。陈子林等科研人员进行了多次野外观察,历时一年,采集了这一野生樱桃品种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不同时期的标本,研究其生长周期,了解生物特性。他们还在现代实验室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对这种樱桃和其他相似品种进行分子标记、DNA序列测定等,最终认定这一樱属植物是介于浙闽樱和迎春樱之间的一个新物种。按照“谁先发现谁就有命名权”的国际惯例,新物种被称为磐安樱。
磐安樱的发现,意义重大。陈子林介绍,这不仅丰富了植物区系,提高了磐安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很高的观赏和食用价值。磐安樱的果实很漂亮,可用于园林绿化。磐安樱口感佳、品质好,但果实产量不如人工种植的樱桃品种。如果将两者进行杂交选育,就有可能研发出口感和产量俱佳的樱桃新品种。
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以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近些年,经过保护区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保护区内已发现多个新物种。2005年全面综合考察时,科考队员发现了小果蔷薇的变种“大盘山蔷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2010年4月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中,研究人员又发现了植物新品种“大盘山薹草”。
- 銆婁簯鍗楁琚€旂敓鎬佷笌鐢熺墿鍦扮悊瑙h銆嬪嚭鐗堬紝灞曠幇妞嶈鐜嬪浗榄呭姏 [03-15]
- 娆ф床涓滃崡閮ㄥ彂鐜板攪褰㈢鏂板睘鈥斺€斿博閲庤姖楹诲睘 [03-15]
- 鐩炬煴鏈ㄥ寲鐭虫彮绀烘粐鍗楀湴鍖烘浘鎷ユ湁鏇村箍琚ょ殑鐑甫妞嶈 [03-15]
- 妞嶇墿鍖栫煶鎻ず涓滀簹甯哥豢闃斿彾鏋楄捣婧愮殑鏃剁┖寮傝川鎬� [03-15]
- 鏋佸皬绉嶇兢閲庣敓妞嶇墿椹叧鎶ユ槬鍦ㄦ槅鏄庢鐗╁洯棣栨寮€鑺� [03-15]
- 闈掕棌楂樺師鍦拌。鍐嶆坊鏂板睘 [03-15]
- 闈掕棌楂樺師鍙戠幇涓ょ鍒洪摱鑰虫柊鐗╃ [03-15]
- 璋㈡棗鍥㈤槦鍙戝竷楂樼脖鈥滆秴绾у伐鍏峰寘鈥濓紝鍔╁姏鍩虹鐮旂┒鍜岄仐浼犺偛绉�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