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1. 鹅掌楸(中国树木分类学) 图版56
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ent. Trees et Shrubs, 1: 103, t 52. 1903; Rehd. et Wils. in Sargent, pl. Wils. 1: 410. 1913;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300.图224. 1937;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 785.图1570. 1972; Spongb. in Journ. Arn. Arb. 57: 311-312. fig. 6 a-g 1976; 中国树木志1: 507. 1983.——L. tulipifera var.?chinense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25. 1886.——L. tulipifera var. sinensis Diels in Bot. Jahrb. 29: 322. 1900.
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马褂状,长4-12(18)厘米,近基部每边具1侧裂片,先端具2浅裂,下面苍白色,叶柄长4-8(-16)厘米。花杯状,花被片9,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弯垂,内两轮6片、直立,花瓣状、倒卵形,长3-4厘米,绿色,具黄色纵条纹,花药长10-16毫米,花丝长5-6毫米,花期时雌蕊群超出花被之上,心皮黄绿色。聚合果长7-9厘米,具翅的小坚果长约6毫米,顶端钝或钝尖,具种子1-2颗。花期5月,果期9-10月。
产于陕西(镇巴)、安徽(歙县、休宁、舒城、岳西、潜山、霍山)、浙江(龙泉、遂昌、松阳)、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湖北(房县、巴东、建始、利川)、湖南(桑植、新宁)、广西(融水、临桂、龙胜、兴安、资源、灌阳、华江)、四川(万源、万县、秀山、南川、叙永、古蔺、锡连)、贵州(绥阳、息峰、黎平)、云南(彝良、大关、富宁、金平、麻栗坡),台湾有栽培。生于海拔900-1 000米的山地林中。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江西庐山。
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质轻软、易加工,少变形,干燥后少开裂,无虫柱。供建筑、造船、家具、细木工的优良用材,亦可制胶合板;叶和树皮入药。树干挺直,树冠伞形,叶形奇特,古雅,为世界最珍贵的树种。但近年来屡遭滥伐,在其主要分布区已渐稀少。鹅掌楸是异花受粉种类。但有孤生殖现象,雌蕊往往在含苞欲放时即已成熟,开花时,柱头已枯黄,失去授粉能力,在未授精的情况下,雌蕊虽能继续发育,但种子生命弱,故发芽率低,是濒危树种之一。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片马褂状,长4-18厘米,宽5-19厘米(幼树的叶长达25厘米,宽33厘米),中部每边有一宽裂片,基部每边也常具一裂片,叶下面密生白粉状的乳头状突起;叶柄长4-8厘米(幼树叶柄长达16厘米以上)。花单生于枝顶,杯状,直径5-6厘米;花被片外面的绿色,内面的黄色,长3-4厘米,雄蕊和心皮多数,覆瓦状排列。聚合果纺锤形,长7-9厘米,由具翅的小坚果组成,每一小坚果内有种子1-2颗。
分 布:长江以南各省
生 境:常绿或落叶阔叶林中
繁殖方式:种子
习 性:阳生
药用部位:树皮
药用功能:风湿
药用主治:风湿
《Flora of China》 Vol. 7 (2008)
Liriodendron chinense
鹅掌楸
【拼音名】 é Zhǎnɡ Qiū
【别名】 马挂木、双飘树
【来源】 木兰科木兰属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树皮;秋采根,晒干。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咳。用于风湿关节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 根或树皮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Chinese tuliptree;佛爷树;鸭脚板树;双飘树;青杨柳;凹朴;马挂木;凹朴皮;鹅脚板;鸭掌树;风荷树;马褂树;罗汉树;鹅掌秋;马褂楸;中国马褂木;宝剑木;鸭脚树;双枫树;遮阳树;马桂木;马掛木;马褂木;华百合;德国梧桐;八卦木;鹅掌揪;秋树;
科名:木兰科 Magnoliaceae
属名: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
1. 鹅掌楸(中国树木分类学) 图版56
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ent. Trees et Shrubs, 1: 103, t 52. 1903; Rehd. et Wils. in Sargent, pl. Wils. 1: 410. 1913;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300.图224. 1937;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 785.图1570. 1972; Spongb. in Journ. Arn. Arb. 57: 311-312. fig. 6 a-g 1976; 中国树木志1: 507. 1983.——L. tulipifera var.?chinense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25. 1886.——L. tulipifera var. sinensis Diels in Bot. Jahrb. 29: 322. 1900.
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马褂状,长4-12(18)厘米,近基部每边具1侧裂片,先端具2浅裂,下面苍白色,叶柄长4-8(-16)厘米。花杯状,花被片9,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弯垂,内两轮6片、直立,花瓣状、倒卵形,长3-4厘米,绿色,具黄色纵条纹,花药长10-16毫米,花丝长5-6毫米,花期时雌蕊群超出花被之上,心皮黄绿色。聚合果长7-9厘米,具翅的小坚果长约6毫米,顶端钝或钝尖,具种子1-2颗。花期5月,果期9-10月。
产于陕西(镇巴)、安徽(歙县、休宁、舒城、岳西、潜山、霍山)、浙江(龙泉、遂昌、松阳)、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湖北(房县、巴东、建始、利川)、湖南(桑植、新宁)、广西(融水、临桂、龙胜、兴安、资源、灌阳、华江)、四川(万源、万县、秀山、南川、叙永、古蔺、锡连)、贵州(绥阳、息峰、黎平)、云南(彝良、大关、富宁、金平、麻栗坡),台湾有栽培。生于海拔900-1 000米的山地林中。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江西庐山。
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质轻软、易加工,少变形,干燥后少开裂,无虫柱。供建筑、造船、家具、细木工的优良用材,亦可制胶合板;叶和树皮入药。树干挺直,树冠伞形,叶形奇特,古雅,为世界最珍贵的树种。但近年来屡遭滥伐,在其主要分布区已渐稀少。鹅掌楸是异花受粉种类。但有孤生殖现象,雌蕊往往在含苞欲放时即已成熟,开花时,柱头已枯黄,失去授粉能力,在未授精的情况下,雌蕊虽能继续发育,但种子生命弱,故发芽率低,是濒危树种之一。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片马褂状,长4-18厘米,宽5-19厘米(幼树的叶长达25厘米,宽33厘米),中部每边有一宽裂片,基部每边也常具一裂片,叶下面密生白粉状的乳头状突起;叶柄长4-8厘米(幼树叶柄长达16厘米以上)。花单生于枝顶,杯状,直径5-6厘米;花被片外面的绿色,内面的黄色,长3-4厘米,雄蕊和心皮多数,覆瓦状排列。聚合果纺锤形,长7-9厘米,由具翅的小坚果组成,每一小坚果内有种子1-2颗。
分 布:长江以南各省
生 境:常绿或落叶阔叶林中
繁殖方式:种子
习 性:阳生
药用部位:树皮
药用功能:风湿
药用主治:风湿
《Flora of China》 Vol. 7 (2008)
Liriodendron chinense
鹅掌楸
【拼音名】 é Zhǎnɡ Qiū
【别名】 马挂木、双飘树
【来源】 木兰科木兰属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树皮;秋采根,晒干。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咳。用于风湿关节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 根或树皮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 鹅掌楸属植物引导组织和花粉管生长
- 利用SSR 分子标记对鹅掌楸自由授粉子代的父本分析
- 鹅掌楸属SRAP分子标记体系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中国鹅掌楸遗传多样性研究
- 中国鹅掌揪自然种群动态及其致危生境的研究
- 鹅掌楸种群间光生态适应性的分化
- 中国鹅掌楸双受精和胚胎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 中国鹅掌楸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化学研究
- 中国鹅掌楸传粉生物学研究
- 不同纬度对鹅掌楸次生木质部结构的影响
- 鹅掌楸属种间杂种与亲本花粉壁的超微结构的比较观察
- 鹅掌楸配子选择与雄性繁殖适合度
- 鹅掌楸苗期动态生命表
-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 两种鹅掌楸繁殖成效的比较
- “金边”北美鹅掌楸不同叶色结构特征比较
- 鹅掌楸属植物的多糖壁前体和花粉管的生长
- 北美鹅掌楸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 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过程中ATP酶活性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 鹅掌楸油细胞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与挥发油产生的关系
- 鹅掌楸油细胞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 鹅掌楸生理特性及适应性的研究
- 鹅掌楸属(木兰科)次生木质部导管穿孔板的比较研究
- 杂交鹅掌楸离体培养中器官发生的研究
- 鹅掌楸种源遗传变异和选择评价
- 鹅掌楸属种间杂种F1与亲本花果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鹅掌楸属树种自交衰退的SSR分析
- 植物磺肽素在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中的作用
- 杂种鹅掌楸花粉发育过程中细胞游离Ca2+的动态变化
- 用RAPD标记进行鹅掌楸杂种识别和亲本选配
- 水分胁迫对杂种马褂木与双亲重要生理性状的影响
- 掌楸属种间F1杂种与亲本的叶下表皮微形态研究
- 鹅掌楸属两种植物花粉品质和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 狭叶花椒化学成分研究(Ⅱ)
- RAPD标记在鹅掌楸属中的遗传研究
- 薄层扫描法测定毛两面针三种生物碱的含量
- 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
- 鹅掌楸苗期生长杂种优势的SSR分析
- 鹅掌楸属植物花粉萌发前后壁的超微结构
- 观光木树皮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 不同种源鹅掌楸苗木叶解剖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广西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种群动态研究
- 华北地区鹅掌楸属树种苗木生长特性初探
- 鹅掌楸属树种在徐州城乡绿化中的应用
- 鹅掌楸属树种的胚胎学研究进展
- 鹅掌楸属种间杂种苗期生长性状的亲本配合力分析
- 鹅掌楸属种间杂种苗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与优良遗传型选择
- 鹅掌楸属植物研究进展及其繁育策略
- 鹅掌楸属种间杂交可配性与杂种优势的早期表现
-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鹅掌楸属遗传改良决策系统
- 利用嫁接技术保存鹅掌楸属种质资源的试验
- 鹅掌楸属种源生长性状变异与优良种源选择
- 鹅掌楸属植物扦插繁殖生根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鹅掌楸属植物叶表皮扫描电镜观察
- 鹅掌楸属杂交育种研究初报
- 鹅掌楸属树种近交衰退分析
- 鹅掌楸属在山丘湖区引种试验研究
- 鹅掌楸属植物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鹅掌楸的传粉环境与性配置
- 湖南三道坑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鹅掌楸群落的研究
- 庐山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幼苗蒸腾特性研究
- 鹅掌楸Genomic-SSR反应体系优化
- 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的胚胎学研究*
- 北美鹅掌楸LtCH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与组织表达特征分析
- 鹅掌楸属花粉的超微结构研究及系统学意义
- 鹅掌楸种源材性遗传变异与选择
- 鹅掌楸主要木材性状早期选择可行性研究
- 鹅掌楸属种及杂种的 SSR 分子鉴定
- 鹅掌楸属树种繁殖性能的遗传分析
- 鹅掌楸、乳源木莲、枫香混交生长研究
- 世界著名观赏树木 北美枫香·北美鹅掌楸
- 木兰科植物鹅掌楸和合果木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类学意义
- 鹅掌楸属树种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鹅掌楸属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及自然种系统演化
- 鹅掌楸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鹅掌楸属3个树种次生韧皮部显微构造的比较
- 三种常用亲本分析软件效率的比较——以鹅掌楸属树种控制授粉子代亲本分析为例
- 同功酶技术在鹅掌楸属树种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 河南鸡公山引栽鹅掌楸属树种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 鹅掌楸属(Liriodendron)杂交育种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