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南川鹭鸶草Diuranthera inarticulata Wang et K. Y. Lang

南川鹭鸶草Diuranthera inarticulata Wang et K. Y. Lang

科名:百合科 Liliaceae

属名:鹭鸶草属 Diuranthera

《中国植物志》第14卷046页
  1. 南川鹭鸶草 图版11: 1-5
  Diuranthera inarticulata Wang et K. Y. Lang, sp. nov. in Addenda.
  多年生草本,高35-60厘米,无毛。根稍粗厚,多少肉质。叶基生,带形或舌状,长32-50厘米,宽1.5-3厘米,两面无毛,向下弯曲,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略收窄,边缘具细锯齿。花葶直立,高33-40厘米,直径4-5毫米,上端为具疏花的总状花序;最下面花的苞片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5-12毫米,先端渐尖,短于花;花梗长8-11毫米,无关节;花白色,钟状,无毛,直径3-3-5厘米,双生,罕有3朵簇生,逐一开放;花被片近相似,条形,膜质,外弯,凋存;外轮3片长约2厘米,宽约1.7毫米,先端渐尖,具5条脉;内轮3片长约2.2厘米,宽约2毫米,具3条脉;雄蕊6枚,极叉开,短于花被片;花丝白色,长8-9毫米;花药长约13毫米,丁字状,基部具2枚尾状附属物,附属物长3毫米,平行,先端极锐尖;子房无柄,3室,每室胚珠多为7枚,少数为5-6枚;花柱丝状,和雄蕊等长。花期7-8月。
  产四川南川县金佛山,生于海拔1800米山地上。
  本种与鹭鸶草 D. major Hmesl. 和小鹭鸶草 D. minor (C. H. Wright) Hmesl.相似,不同处在于花梗上无关节,外轮花被片具5条脉,内轮花被片具3条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5—60厘米,无毛。根稍粗厚,多少肉质。叶基生,带形或舌状,长32—50厘米,宽1.5—3厘米,两面无毛,向下弯曲,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略收窄,边缘具细锯齿。花葶直立,高33—40厘米,直径4—5毫米,上端为具疏花的总状花序;最下 面花的苞片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5—12毫米,先端渐尖,短于花;花梗长8—11 毫米,无关节;花白色,钟状,无毛,直径3—3.5厘米,双生,罕有3朵簇生,逐一开放;花被 片近相似,条形,膜质,外弯,凋存;外轮3片长约2厘米,宽约1.7毫米,先端渐尖,具5条 脉;内轮3片长约2.2厘米,宽约2毫米,具3条脉;雄蕊6枚,极叉开,短于花被片;花丝 白色,长8—9毫米;花约长约13毫米,丁字状,基部具2枚尾状附属物,附属物长3毫米, 平行,先端极锐尖;子房无柄,3室,每室胚珠多为7枚,少数为5—6枚;花柱丝状,和雄蕊 等长。花期7—8月。本种与鹭鸶草 D.Major Hmesl.和小鹭鸶草 D.Minor (C.H.Wright) Hmesl. 相似,不同处在于花梗上无关节,外轮花被片具5条脉,内轮花被片具3条脉。
地理分布:产四川南川县金佛山,生于海拔1800米山地上。
属中文名:鹭鸶草属
属拉丁名:Diuranthera
本属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叶基生,条形或舌状,草质而稍带肉质。花葶不分枝或极少分枝。总状花序。苞片披针或三角状披针形。花白色,常2—3朵簇生,具短梗,花梗具关节或不具关节;花被片6,离生,具3—5脉,外轮3片稍窄于内轮3片;雄蕊6,稍短于花被片;花丝丝状;花药在近基部的背面着生,多少弧曲,基部有两个平行的尾状附属物;子房3室,每室胚珠多数。蒴果三棱形,每室有种子2—5枚;种子黑色,圆形,压扁,基部有2小耳。花期7—8月,果期9—10月。2n=56。少种属。此属植物极有观赏价值
本属花粉形态:D.inarticulata 花粉具有极单槽,左右对称,异极,椭圆体形,两端尖或圆钝(当槽胀开时),形状常有变化。大小为(19.1—)23.2(—27)×(47—)51.2(—63.5)微米(极轴×长赤道轴)。槽长而较狭,常胀开,边缘稍加厚,具槽模,上有颗粒状突起。外壁厚度约1.7微米,内外层等厚,小柱不明显(LM),绉块状纹饰。图214.2.
本属生境:生于松林中、草地、灌丛中、石上或河边路旁。海拔530—2400米。
本属分布:云南:丽江、洱源、禄春、砚山、蒙自、滨川、昆明、镇康、大理、西畴、曲溪、嵩明、太华山、鹤庆。四川:金佛山、峨边、木里、会理、布拖、冕宁。贵州:坪坝、安龙、册享、兴仁、咸宁。地图214.
科中文名:百合科
科拉丁名:Liliacea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