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鼠尾草Salvia chunganensis C. Y. Wu et Y. C. Huang
崇安鼠尾草Salvia chunganensis C. Y. Wu et Y. C. Huang
69.崇安鼠尾草 图版41
Salvia chunganensis C. Y. Wu et Y. C. Huang in Addenda 584.
一年生草本;根纤维状,密集,自茎基部辐射状生出,近等大,粗不到1毫米。茎直立,高32-44厘米,紫色,无毛;下部近圆柱形,上部明显钝四棱形且具四槽,分枝。叶茎生,具3-5枚小叶,叶柄长2-9(10)厘米,腹面两边被开展长柔毛,背面无毛,小叶卵圆形,长1.2-4厘米,宽0.7-3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至圆形,侧生小叶多少有些偏斜,边缘具锯齿或钝锯齿,上面干时橄榄绿色,被短硬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近无毛或仅沿脉上被疏柔毛,具小腺点,小叶柄长0.2-1.5厘米,被开展长柔毛。轮伞花序2-6花,疏离,彼此相距1-2.5厘米,组成顶生连总梗长达19厘米的总状花序,或此花序基部具1-2侧生短总状花序,因此整体组成三叉的总状圆锥花序;苞片披针形,下部的最长,远长过于花,向上渐短,至近与花梗等长,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近无毛或疏被长柔毛,下面具明显腺点,具短柄或无柄;花梗长2-3毫米,被具腺疏柔毛及短柔毛;花序轴被具腺疏柔毛。花萼钟形,长5-6毫米,外被具腺疏柔毛,内面在上半部被微硬伏毛,上唇中部尚有两排长硬毛,萼筒长4.5毫米,萼檐二唇形,上唇三角形,长约1.5毫米,宽2.5毫米,下唇较上唇稍长,长约1.8毫米,宽2.5毫米,浅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刺尖,花萼花后稍增大,长达6毫米,口部宽4毫米。花冠淡紫蓝色或淡红白色,长9-10毫米,外面上部被具腺疏柔毛,下部近无毛,内面在冠筒中部以下有不完全的疏柔毛毛环,冠筒筒状,基部宽约1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近伸直,长圆形,长3毫米,宽2.2毫米,先端微凹,下唇比上唇稍短,3裂,裂片圆形,近相等或中裂片稍大。能育雄蕊2,外伸,花丝长约1.5毫米,药隔长约4毫米,上臂长约3毫米,疏生疏柔毛,在关节处较明显,具药室,下臂短小,不育,无毛,分离。退化雄蕊短小,长0.5毫米,先端略膨大。花柱外伸,先端不相等2浅裂,前裂片较长。花盘前方略膨大。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8毫米,两端渐狭,腹面具稜,褐色。花、果期8月。
产福建北部;生于路旁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崇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根纤维状,密集,自茎基部辐射状生出,近等大,粗不到1毫米。茎直立,高32—44厘米,紫色,无毛,下部近圆柱形,上部明显钝四棱形且具四槽,分枝。叶茎生,具3—5枚小叶,叶柄长2—9(10)厘米,腹面两边被开展长柔毛,背面无毛,小叶卵圆形,长1.2—4厘米,宽0.7—3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至圆形,侧生小叶多少有些偏斜,边缘具锯齿或钝锯齿,上面干时橄榄绿色,被短硬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近无毛或仅沿脉上被疏柔毛,具小腺点,小叶柄长0.2—1.5厘米,被开展长柔毛。轮伞花序2—6花,疏离,彼此相距1—2.5厘米,组成顶生连总梗长达19厘米的总状花序,或此花序基部具1—2侧生短总状花序,因此整体组成三叉的总状圆锥花序;苞片披针形,下部的最长,远长过于花,向上渐短,至近与花梗等长,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近无毛或疏被长柔毛,下面具明显腺点,具短柄或无柄;花梗长2—3毫米,被具腺疏柔毛及短柔毛;花序轴被具腺疏柔毛。花萼钟形,长5—6毫米,外被具腺疏柔毛,内面在上半部被微硬伏毛,上唇中部尚有两排长硬毛,萼筒长4.5毫米,萼檐二唇形,上唇三角形,长约1.5毫米,宽2.5毫米,下唇较上唇稍长,长约1.8毫米,宽2.5毫米,浅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刺尖,花萼花后稍增大,长达6毫米,口部宽牛毫米。花冠淡紫蓝色或淡红白色,长9—10毫米,外面上部被具腺疏柔毛,下部近无毛,内面在冠筒中部以下有不完全的疏柔毛毛环,冠筒筒状,基部宽约1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近伸直,长圆形,长3毫米,宽2.2毫米,先端微凹,下唇比上唇稍短,3裂,裂片圆形,近相等或中裂片稍大。能育雄蕊2,外伸,花丝长约1.5毫米,药隔长约4毫米,上臂长约3毫米,疏生疏柔毛,在关节处较明显,具药室,下臂短小,不育,无毛,分离。退化雄蕊短小,长0.5毫米,先端略膨大。花柱外伸,先端不相等2浅裂,前裂片较长。花盘前方略膨大。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8毫米,两端渐狭,腹面具棱,褐色。花、果期8月。
产地分布:产福建北部;生于路旁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崇安。
参考文献:SalviachunganensisC.Y.WuetY.C.HuanginAddenda584.
科名:唇形科 Labiatae
属名:鼠尾草属 Salvia
69.崇安鼠尾草 图版41
Salvia chunganensis C. Y. Wu et Y. C. Huang in Addenda 584.
一年生草本;根纤维状,密集,自茎基部辐射状生出,近等大,粗不到1毫米。茎直立,高32-44厘米,紫色,无毛;下部近圆柱形,上部明显钝四棱形且具四槽,分枝。叶茎生,具3-5枚小叶,叶柄长2-9(10)厘米,腹面两边被开展长柔毛,背面无毛,小叶卵圆形,长1.2-4厘米,宽0.7-3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至圆形,侧生小叶多少有些偏斜,边缘具锯齿或钝锯齿,上面干时橄榄绿色,被短硬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近无毛或仅沿脉上被疏柔毛,具小腺点,小叶柄长0.2-1.5厘米,被开展长柔毛。轮伞花序2-6花,疏离,彼此相距1-2.5厘米,组成顶生连总梗长达19厘米的总状花序,或此花序基部具1-2侧生短总状花序,因此整体组成三叉的总状圆锥花序;苞片披针形,下部的最长,远长过于花,向上渐短,至近与花梗等长,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近无毛或疏被长柔毛,下面具明显腺点,具短柄或无柄;花梗长2-3毫米,被具腺疏柔毛及短柔毛;花序轴被具腺疏柔毛。花萼钟形,长5-6毫米,外被具腺疏柔毛,内面在上半部被微硬伏毛,上唇中部尚有两排长硬毛,萼筒长4.5毫米,萼檐二唇形,上唇三角形,长约1.5毫米,宽2.5毫米,下唇较上唇稍长,长约1.8毫米,宽2.5毫米,浅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刺尖,花萼花后稍增大,长达6毫米,口部宽4毫米。花冠淡紫蓝色或淡红白色,长9-10毫米,外面上部被具腺疏柔毛,下部近无毛,内面在冠筒中部以下有不完全的疏柔毛毛环,冠筒筒状,基部宽约1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近伸直,长圆形,长3毫米,宽2.2毫米,先端微凹,下唇比上唇稍短,3裂,裂片圆形,近相等或中裂片稍大。能育雄蕊2,外伸,花丝长约1.5毫米,药隔长约4毫米,上臂长约3毫米,疏生疏柔毛,在关节处较明显,具药室,下臂短小,不育,无毛,分离。退化雄蕊短小,长0.5毫米,先端略膨大。花柱外伸,先端不相等2浅裂,前裂片较长。花盘前方略膨大。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8毫米,两端渐狭,腹面具稜,褐色。花、果期8月。
产福建北部;生于路旁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崇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根纤维状,密集,自茎基部辐射状生出,近等大,粗不到1毫米。茎直立,高32—44厘米,紫色,无毛,下部近圆柱形,上部明显钝四棱形且具四槽,分枝。叶茎生,具3—5枚小叶,叶柄长2—9(10)厘米,腹面两边被开展长柔毛,背面无毛,小叶卵圆形,长1.2—4厘米,宽0.7—3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至圆形,侧生小叶多少有些偏斜,边缘具锯齿或钝锯齿,上面干时橄榄绿色,被短硬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近无毛或仅沿脉上被疏柔毛,具小腺点,小叶柄长0.2—1.5厘米,被开展长柔毛。轮伞花序2—6花,疏离,彼此相距1—2.5厘米,组成顶生连总梗长达19厘米的总状花序,或此花序基部具1—2侧生短总状花序,因此整体组成三叉的总状圆锥花序;苞片披针形,下部的最长,远长过于花,向上渐短,至近与花梗等长,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近无毛或疏被长柔毛,下面具明显腺点,具短柄或无柄;花梗长2—3毫米,被具腺疏柔毛及短柔毛;花序轴被具腺疏柔毛。花萼钟形,长5—6毫米,外被具腺疏柔毛,内面在上半部被微硬伏毛,上唇中部尚有两排长硬毛,萼筒长4.5毫米,萼檐二唇形,上唇三角形,长约1.5毫米,宽2.5毫米,下唇较上唇稍长,长约1.8毫米,宽2.5毫米,浅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刺尖,花萼花后稍增大,长达6毫米,口部宽牛毫米。花冠淡紫蓝色或淡红白色,长9—10毫米,外面上部被具腺疏柔毛,下部近无毛,内面在冠筒中部以下有不完全的疏柔毛毛环,冠筒筒状,基部宽约1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近伸直,长圆形,长3毫米,宽2.2毫米,先端微凹,下唇比上唇稍短,3裂,裂片圆形,近相等或中裂片稍大。能育雄蕊2,外伸,花丝长约1.5毫米,药隔长约4毫米,上臂长约3毫米,疏生疏柔毛,在关节处较明显,具药室,下臂短小,不育,无毛,分离。退化雄蕊短小,长0.5毫米,先端略膨大。花柱外伸,先端不相等2浅裂,前裂片较长。花盘前方略膨大。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8毫米,两端渐狭,腹面具棱,褐色。花、果期8月。
产地分布:产福建北部;生于路旁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崇安。
参考文献:SalviachunganensisC.Y.WuetY.C.HuanginAddenda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