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糙毛鹅观草Roegneria hirsuta Keng

糙毛鹅观草Roegneria hirsuta Keng

别名:粗毛鹅观草

科名:禾本科 Gramineae

属名:鹅观草属 Roegneria

《中国植物志》第9(3)卷101页
  66.糙毛鹅观草(禾本科图说)
  Roegneria hirsuta Keng,耿以礼及陈守良, 南京大学学报 (生物学) 1: 84-85. 1963; 禾本科图说407.图336. 1959. nom. nud.
形态特征:年生草本。株高80—120厘米,栽培者高100—130厘米。秆直立,丛生,基部分蘖,具2—3节,第二节有时略‘膝曲。叶片扁平,条形,长10一16厘米,宽0.3—0.9厘米,上面无毛或疏生柔毛,叶下面密生微毛,叶缘具短硬纤毛。叶鞘光滑无毛,叶鞘长为节间长的一半。叶舌截平,长0.6—1毫米。穗状花序直立,长6—8厘米,宽0.7—1厘米,穗轴间长1.5—3.5毫米,小穗呈覆瓦状排列,每小穗含4一7小花,颖卵状长圆形,无毛或主脉尖头,第一颖具3脉,长4.5—6毫米,第二颖具4脉,长5—7毫米,外稃具5脉,被长硬毛,先端延长成芒,芒长2.5—6毫米,劲直或稍反曲。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稍短,纺锤形,红棕色(图51)。
地理分布:糙毛鹅观草 主要分布于我国青海、甘肃南部。
生态特征:糙毛鹅观草的实生苗于雨季。7—8月份出苗,当年进入营养阶段,第二年4月中旬返青,6月中旬孕穗,7月中旬开花,8只下旬到9月上旬种子成熟。全生育期105—126天,生长期120—185天。分蘖力强,天然草地的实生苗一般可分蘖2—4个,第二年可分蘖8—15个,人工栽培的当年可分蘖23—45个,第二年可达20个左右。适应性强,在青藏高原,海拔2200—3700米的高寒地区,生长发育良好;冬季最低温达-38℃时,仍能安全越冬,越冬率达94—98%。在-3—-5℃的低温下,幼苗不受凉害。喜生长在海拔2800—4200米的滩地、阳坡、高山灌丛及沟谷地带。在滩地常与赖草、杂类草混生,形成滩地赖草;杂类草草地及组成各种类型的群落,在海拔3700—4200米的高山草甸上,常作为亚优势种,形成灌丛林下草层;在阳坡高山绣线菊草地上,亦是林下的主要植物,在沟谷一般敞生在各种草地上。须根发达,一般根系多集中于20—24厘米的土层中,具备—定的抗旱能力;不耐水淹,在低洼过湿的土壤里,不能完成生育期,种子不成熟。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在pH值7.0—8.3的土壤中,生长发育较好,也可在沙壤质、轻粘质暗栗钙土壤中生长。
饲用价值:糙毛鹅观草质地柔软,茎叶茂盛,无刚毛、刺毛,无臭、无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粗蛋白质含量较多,粗灰分含量少,开花前期茎秆柔软,马、牛、羊、驼最喜食全株,调制的青干草马、牛、羊喜食;开花后茎秆稍硬,但茎秆上部及叶各类牲畜仍喜食;种子成熟时期茎秆硬,适口性降低。是各类牲畜夏秋放牧,冬春补饲的优质牧草,其化学成分见表51—1。糙毛鹅观草植株高大,枝叶茂盛.分蘖枝和分蘖叶多,叶和花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测定,茎占总重的74.6—75.3%,叶和花序占总比例的25.6—24.7%。天然草地每亩产草量为12.5—24公斤,人工培育的单一或混播打草草地,据测定,在无灌溉条件的同德,兴海、共和、西宁等地区,播种,当年亩产:F草105—200公斤,第二年至第六年亩产干草300—500公斤,收获干草后再生草亩产可达100—125公斤。第二年至第六年作为种子田,亩产种子35—55公斤,有的高达一百多公斤,秸秆280—350公斤,每公斤种子约为26.2万—30.4万粒。与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布顿大麦草(hr6rdeumbogdan汀)、冷地早熟禾(Poacrymophila)、垂穗披碱草(Elvmusnutans)混播,亩产干草可达580—600公斤,比单播多产17.5—18.5公斤。历年产:草量见表51—2。
栽培要点:在播种的前一年进行秋翻,结合翻地施足有机底肥,细耙压平土地.一般在4—5月播种,东北、华北地区、春、夏播种均可。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待I壤耕作层解冻后即可播种。条播行距20—30厘米:播深3—4厘米。千粒重2.8—3.4克,每亩播量1.25—1.5公斤,播后镇压,有利于出苗,据试验可提高出苗率11—15.6%。播种当年,苗期生长缓慢,幼苗极易受到杂草危害,故要及时中耕除草。据试验,生长第二年至第三年,在分蘖和拔节期灌水1—2次,可提高亩产干草20%以上。与其它禾草混播,一般比单播提高35—3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