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保护湿地高层透风
日期:2006-06-08
"湿地是与森林、海洋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要认识到湿地不仅仅是水,还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物种资源,一定要从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保护和开发。"在世界湿地日前夕,记者采访的不少湿地专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湿地是地球的"蓄水池",降雨量大时,能够有效实现对雨水的存储、缓冲,干旱时又能将所存储的水逐步释放,起到蓄洪抗旱的作用。
我国第一个红树林博士、湿地问题专家范航清强调,湿地作为"蓄水池",不仅仅有物理上的意义,更是有着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基因库"。
范航清介绍说,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使它具备了更多的功能,比如湿地中的许多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金属和某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积累,从而起到了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
湿地还能给人们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中科院院士、著名红树林湿地保护专家林鹏教授给记者举例说,一些沿海地区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而铲掉了海边的红树林,转而进行围垦造田,结果没想到农民的收入反而下降了。
林鹏解释说:"红树林中有许多海产品,原先海边的居民可以到红树林里捕鱼捞虾,然后拿到市场上卖。一些地方失去红树林后,围海造田获得的田地产量非常有限,不少居民抱怨,现在甚至连油盐钱都没有了!"
专家呼吁,要做好湿地保护工作,一是要加快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制定科学、完善的湿地保护规划;二要大力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尤其要重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护好城市湿地。
(来源: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