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inn.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inn.
种拉丁名:Panax quinquefolius Linn.
种别名 :
科中文名:五加科
科拉丁名:Araliaceae
属中文名:人参属
属拉丁名:Panax
国内分布:黑,吉,辽,冀,苏,赣,黔
中国植物志:54:181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原产地 :北美洲
是否栽培:栽培
湖北分布:西北部,东北部
《Flora of China》 Vol. 13 (2007)
Panax quinquefolius Linnaeus
西洋参 xi yang shen
Aralia quinquefolia (Linnaeus) Decaisne & Planchon.
Herbs, perennial, 20-50 cm tall. Rootstock spindle-shaped. Leaves palmately compound; bases of petiole and petiolules with numerous lanceolate, stipulelike appendages; leaflets oblong-obovate, 8-14 × (2-)2.5-8 cm, membranous, sparsely setose on veins or glabrous adaxially, margin coarsely serrate or dentate, apex abruptly or boldly acuminate. Inflorescence a solitary, terminal umbel 6-20-flowered; peduncle not exceeding petioles. Ovary 2-carpellate; styles 2. Fruit bright red, ca. 1.2 cm in diam. 2n = 48*.
Recently widely cultivated. Guizhou, Heilongjiang, Jiangsu, Jiangxi, Jilin, Liaoning [native to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拼音名】 Xī Yánɡ Shēn
【英文名】 RADIX PANACIS QUINQUEFOLII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2cm,直径0.8~2cm。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纹及线状皮孔,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根茎(芦头),环节明显,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疔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本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鉴别】 取本品粉末 1g,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 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乙醚液,水层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西洋参对照药材 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拟人参皂苷 F<[11]>、人参皂苷 Rb1、Re、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各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六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 Rb1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人参皂苷 Rb1对照品7.5mg,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中含人参皂苷 Rb10.3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0ml分次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振摇提取 2次,每次5ml,合并水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10ml,合并水液,再以水饱和的正丁醇10ml振摇提取。合并前后2次的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人参皂苷 Rb1(C54H92O23)不得少于1.0%。
【炮制】 去芦,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性味】 甘、微苦,凉。
【归经】 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 3~6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别名:American ginseng;花旗参;东人参;广东人参;洋参;西参;西洋人参;
科名:五加科 Araliaceae
属名:人参属 Panax
种中文名:西洋参
种拉丁名:Panax quinquefolius Linn.
种别名 :
科中文名:五加科
科拉丁名:Araliaceae
属中文名:人参属
属拉丁名:Panax
国内分布:黑,吉,辽,冀,苏,赣,黔
中国植物志:54:181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原产地 :北美洲
是否栽培:栽培
湖北分布:西北部,东北部
《Flora of China》 Vol. 13 (2007)
Panax quinquefolius Linnaeus
西洋参 xi yang shen
Aralia quinquefolia (Linnaeus) Decaisne & Planchon.
Herbs, perennial, 20-50 cm tall. Rootstock spindle-shaped. Leaves palmately compound; bases of petiole and petiolules with numerous lanceolate, stipulelike appendages; leaflets oblong-obovate, 8-14 × (2-)2.5-8 cm, membranous, sparsely setose on veins or glabrous adaxially, margin coarsely serrate or dentate, apex abruptly or boldly acuminate. Inflorescence a solitary, terminal umbel 6-20-flowered; peduncle not exceeding petioles. Ovary 2-carpellate; styles 2. Fruit bright red, ca. 1.2 cm in diam. 2n = 48*.
Recently widely cultivated. Guizhou, Heilongjiang, Jiangsu, Jiangxi, Jilin, Liaoning [native to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中国药典》:西洋参
【拼音名】 Xī Yánɡ Shēn
【英文名】 RADIX PANACIS QUINQUEFOLII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2cm,直径0.8~2cm。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纹及线状皮孔,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根茎(芦头),环节明显,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疔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本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鉴别】 取本品粉末 1g,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 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乙醚液,水层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西洋参对照药材 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拟人参皂苷 F<[11]>、人参皂苷 Rb1、Re、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各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六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 Rb1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人参皂苷 Rb1对照品7.5mg,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中含人参皂苷 Rb10.3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0ml分次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振摇提取 2次,每次5ml,合并水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10ml,合并水液,再以水饱和的正丁醇10ml振摇提取。合并前后2次的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人参皂苷 Rb1(C54H92O23)不得少于1.0%。
【炮制】 去芦,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性味】 甘、微苦,凉。
【归经】 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 3~6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 西洋参β-香树脂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西洋参叶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对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 西洋参总皂苷乙酸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 西洋参试管苗的诱导
- 辐照西洋参培养物皂苷次生代谢调控的研究
- 西洋参对不同氮源N的吸收利用和在体内的分布
- 西洋参的生态和在汉中地区引种的展望
- p-香豆酸对西洋参的化感作用及生理机制
- 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对连作西洋参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 不同环境因子对西洋参蒸腾特性的影响研究
- 不同光照强度对西洋参光合特性、营养成分和产量的影响
- 参棚透光率对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西洋参根残体对自身生长的双重作用
- 西洋参有效成分与气候生态因子的关系
- 辽东地区引种扩种西洋参适宜气候生态区域的探讨
- 我国种植西洋参生态适应地域的初探
- 西洋参辐照效应的研究
- 西洋参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细胞分化与皂苷合成关系的研究
- 西洋参产量构成与同化产物的有效分配
- 短枝西洋参培植技术的研究
- 西洋参磷素营养代谢特性研究
- 双茎西洋参的植物形态
- 中国北方(黑龙江省)引种西洋参气候适宜性的研究
- 异型眼蕈蚊在西洋参上的发生与危害特性
- 西洋参疫病菌的水滴飞溅传播规律
- 西洋参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 西洋参化学成分——皂甙的含量测定
- 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Ⅲ)—元素分析
- 真菌诱导子对悬浮培养西洋参细胞的生理效应
- 林下栽培西洋参的试验研究
- 云南栽培西洋参皂甙的高压液相色谱定量分析
- 西洋参在云南引种初报
- 西洋参UPLC-UV-ELSD指纹图谱研究
- 天然达玛烷型皂苷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 西洋参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西洋参内生菌株的分离及拮抗活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 西洋参PqGA2ox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化学成分研究(Ⅱ)
- 人参及西洋参栽培土壤微生物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西洋参不同器官中皂苷量与鲨烯合成酶和鲨烯环氧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 我国西洋参引种30年后遗传稳定性研究
- 不同炮制方法对加拿大产西洋参中10种人参皂苷的影响
- 连作西洋参根际真菌群落差异及其在土壤药剂处理后的初步分析
- 基于ITS2条形码SNPs的人参和西洋参PCR-SSCP分子鉴别研究
- 西洋参茎叶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影响
- 人参、西洋参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培养条件对西洋参悬浮细胞生物量和
活性成分的影响 - 美国威斯康星州西洋参产业状况分析
- 罹病西洋参根内主要人参皂苷含量的变化
- 获取人参、西洋参特定序列位点(STS)标记的新方法
- RP-HPLC测定西洋参叶皂苷碱降解物中20(S)-人参皂苷Rh2的含量
- 西洋参与紫苏、薏苡轮作效应的研究
- 西洋参根系分泌物的初步研究
- 口服西洋参致腹痛、腹泻反应1例
- 西洋参种子分离真菌的致病性测定及杀菌剂对种传病原真菌的生物测定
- 吉林产西洋参的皂苷成分研究
- 人参、西洋参及三七参指纹图谱鉴别
- HPLC法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甙Rb1的含量
- HPLC法测定西洋参蜂王浆口服液中的人参皂甙与癸烯酸
- 氮素形态对西洋参黑斑病的影响
- 西洋参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 西洋参茎叶皂甙对兔主动脉条收缩反应的影响
- 不同播种密度对西洋参苗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西洋参茎叶皂甙及单体对心脏的作用
- 西洋参各药用部分的生药学研究
- 西洋参氮肥施用方法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关系
- 不同类型西洋参花、叶的电镜比较观察
- 服西洋参致过敏反应一例
- 西洋参中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 西洋参育苗合理密植研究
- 氮磷钾的浓度和配比对西洋参幼苗的影响
- 引种栽培西洋参的质量评价
- 西洋参根中微量元素
- 不同覆盖物对西洋参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西洋参的氨基酸成分的分析
- 西洋参的引种与驯化试验(简报)
- 西洋参种子催芽试验报告
- 西洋参栽培技术的研究(简报)
- 西洋参对小鼠止血作用的研究
- 黑龙江省引种西洋参药材质量的评价